美国籍的段永平是谁?( 三 )


4:不懂不做(能力圈)是一个人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必要前提(不是充分的) 。
5:“护城河”是用来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不是唯一的) 。
6:企业文化是“护城河”的重要部分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很强企业文化的企业可以有个很宽的“护城河” 。
那么 。对于网易来说 。段总之所以赚到了百倍 。段总自己是这么总结道:
比如我们能在网易上赚到100多倍是因为我在做小霸王时就有了很多对游戏的理解 。这种理解学校是不会教的 。书上也没有 。财报里也看不出来 。我也曾试图告诉别人我的理解 。结果发现好难 。
所以 。在我看来 。段总的投资理念的第一条便是“定性判断” 。
我想 。这是印证他对“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不是算法 。是思维方式”的思考 。而我认为这是段总有别于很多投资者的不同之处 。同时 。段总对一个好的企业 。深刻的定义在“企业文化” 。他认为一个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文化 。而对“企业文化”的认知 。我想很少有人能有段总的段位 。
比如 。段总有次访谈中又说道他08-09年金融危机 。投资GE的原因:
我当时敢重手买GE 。是因为作为企业经营者 。我们跟踪GE的企业文化很多年 。我从心底认为GE是家伟大的公司 。
把“企业文化”真正印到企业上上下下的干部的骨子里又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了 。韦尔奇的《赢》里讲了不少GE是怎么做的 。阿里巴巴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这是一项几十年或更长的工作 。应该和企业的寿命一样长 。是一项重要但往往不那么紧迫 。常常被人忽略的工作 。
比如 。段总谈起投资松下:
我也曾赚过松下股票的钱 。7块钱买的 。涨到20多块卖了 。放了大概有两三年的时间 。就是因为我是做这行 。我做企业的很多理念来自于松下 。我也拜访过他们公司 。也知道他们的缺点和优点 。觉得这个公司不可能再低于7块了 。而20块让我觉得可买可不买、可卖可不卖 。
【美国籍的段永平是谁?】但就像段总自己说的 。其实这样的对企业的“定性判断” 。是需要极强的功力 。是和一个人所经历的 。所关注的事情息息相关的 。并不是“一日之寒” 。
这里 。再把段总当时投资苹果 。对苹果的一些理解摘录下来 。我自己觉得虽然没有讲到企业文化 。但对苹果的产品生意模式的理解已经是登峰造极了:
1:苹果的产品确实把用户体验或消费者导向做到极致了 。对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难以超越甚至接近(对喜欢的用户而言) 。
2:苹果的平台建立起来了 。或者说生意模式或者说护城河已经形成了(光软件一年都几十亿的收入了) 。
3:苹果单一产品的模式实际上是我们这个行业里的最高境界 。以前我大概只见到任天堂做到过(sony的游戏产品类似) 。
单一产品的模式有非常多的好处:
a: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将产品做得更好 。比较一下iphone系列和诺基亚系列(今年要推出40个品种) 。苹果产品的单位开发成本是非常低的 。但单个产品的开发费却是最高的 。
b:材料成本低且质量好, 大规模带来的效益 。苹果的成本控制也是做到极致的 。同样功能的硬件恐怕没人能达到苹果的成本 。
c:渠道成本低 。呵呵 。不是同行的不一定能明白这话到底有什么分量(同行也未必明白) 。我是20年前从任天堂那里学会的 。那时很多做游戏机的都喜欢做很多品种 。最后下场都不太好 。
4:苹果的营销也是做到极致了 。连广告费都比同行低很多 。卖的价钱却往往很好 。
5:苹果的产品处在一个巨大并还有巨大成长的市场里 。
a:智能手机市场有多大?你懂的!
b:pad市场有多大?你也会懂的 。
关于定性判断这一点 。当然“定量判断”也肯定存在 。比如在段总的一段访谈里 。他还谈到了当年他投资U-Haul的事迹:
而U-haul的投资 。似乎是“拿计算器算一下也没什么” 。算是对“定性判断”的最后一点补充 。
段总的第二个理念 。在我看来 。便是集中持有 。
段总关于集中持有 。是这么总结:
我从头到尾真正投资过的公司最多五六家 。卖掉了一些 。我持有的公司一般在三家左右 。巴菲特的哈撒韦一千多亿美元市值 。也才投十来家 。我不怕集中 。我不是一般的集中 。我是绝对的集中 。
回忆起其持仓 。也确实是绝对的集中:
准确讲是过去常常满仓 。还特别集中 。很长时间里80%都集中在一只股票上(网易) 。现在没那么集中了 。也许有时可以到30甚至40% 。但不容易再高了(现在有些账号里苹果过50%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