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印度人又不搞佛教了 。搞起了印度教 。所以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 。但如今的印度人却不信佛教 。我们的唐僧同志从印度回来之后 。老老实实的翻译佛经 。弘扬佛法 。弟子数千 。遍及天下 。一干就是 20 年 。直至公园664 年去世 。
文章插图
(高阳公主)
《大唐西域记》还有一个小花边 。那就是该书执笔人也是唐僧的徒弟辩机和尚与唐太宗爱女高阳公主的一段风月公案 。据说辩机后被腰斩 。几年后高阳公主及其丈夫房遗爱 。薛万彻等人也在谋反案中被杀或被赐死 。房遗爱是大唐名相房玄龄第二子 。
其他观点:
公元600年 。洛阳缑氏镇 。一户陈姓官宦人家诞生了一个小男孩 。他的父母给他取名叫做陈祎 。祎 。是美玉的意思 。寓意着美好的祝愿 。在古代常用作人名 。当然我们可能更熟悉他的另一个称呼——唐僧 。或者玄奘法师 。
我们绝大多数人对唐僧的了解或许仅限于《西游记》中 。那个“大师兄 。师傅又被妖怪抓走了的拖油瓶” 。但实际上 。真实的唐僧却是一个非常牛逼的硬核“猛男” 。
想当初 。唐僧偷渡出国 。途经138国 。历尽千难万险才到达古印度 。
可这个信仰佛教的国家却并非极乐世界 。他们等级深严 。连本地人都生活得极不如意 。更何况唐僧这样一个远道而来 。背景并不显赫的异国来客呢?
尊重 。不是来自于别人的给予 。而是自身的硬实力 。
唐僧在印度和当地学者辩论经义 。让当地一众学者哑口无言 。赢得了当地学者的尊重和认可 。这些事迹经由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传到了东土大唐 。
最终他带回了舍利子一百五十粒 。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六百五十七部 。
据记载 。唐僧归国之日 。“道俗奔迎 。倾都罢市” 。连唐太宗也亲自带着朝臣隆重迎接他 。并为他赐号:三藏法师 。
今天 。我们就来聊一聊三藏的故事 。
文章插图
1、学霸唐僧的求学路:为了去西方求法 。不惜偷渡出大唐;
前面我们说过唐僧出生于官宦世家 。他的祖父在北齐官至礼部尚书 。他的父亲也是远近闻名的贤士 。还被推举担任过县令的职务 。
这样的家庭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 。已经是相当幸运的一件事了 。至少 。在当时普通老百姓还在为温饱发愁的日子里 。他的父亲却能让唐僧四兄弟过着衣食无忧、诗书传家的幸福生活 。
恰好 。唐僧又是一个聪慧的少年 。受父亲的教诲 。他才八九岁便能通读、理解各类经典了 。
但是 。很不幸的是 。命运对唐僧的考验也来得那般残酷 。
在唐僧五岁那年 。他的母亲便离开了人世 。在他十岁那年 。他的父亲又突然去世 。这对于一个放到现代才上小学的孩童而言 。无亚于人间悲剧 。
没有了父母的庇佑 。唐僧一下子就失去了生活的来源 。眼看着生活没有了着落 。十岁的他找到了自己在洛阳净土寺当沙弥的二哥长捷 。前去投靠二哥过上了在寺院学习佛经的生活 。
但学佛这件事儿 。在当时 。并不是想就可以的了 。出家首先是需要朝廷获准剃度才行的 。
恐怕 。唐僧当时也没想到 。自己的机缘会来得那么快 。
在唐僧十二岁那年 。朝廷要为二十七个僧人剃度 。不过 。由于唐僧年龄尚小、资历又浅 。因而这批名单里本来是没有唐僧的 。
有意思的是 。大理寺卿郑善果瞧着一旁观赏的唐僧目不转睛的模样 。觉得他很有趣 。竟对他产生了好奇 。便询问道:“你为何想要出家呢?”
或许 。他此事无心之举 。谁也没想到 。唐僧的回答却震撼住了全场:“意欲远绍如来 。近光遗法 。”
这句话简单说来 。唐僧是说他的愿望从长远来看 。是为了继承发扬如来的精神 。从短的来说是为了将佛法发扬光大 。
唐僧的话引起了郑善果的注意 。他意识到眼前的这个小沙弥若是给他机会 。以后说不定会大有作为 。于是 。他便和同僚商量破格录取了唐僧:“诵业易成 。风骨难得 。若度此子 。必为佛门伟器 。”
一代圣僧的逆天之路 。由此开始 。
文章插图
在这之后的几年里 。唐僧一直潜心向各位有名望的大师请教学问 。到他二十三岁的时候 。他已是举国闻名的佛学大师了 。
俗话说“学无止境” 。当唐僧遍访名师之后 。他有感于当时经义混乱、各位名师说法不一的局面 。决心亲自前往印度 。求取真经 。以解心中迷惑:有南北异学 。是非纷纠 。永言于此 。良用怃然 。
推荐阅读
- 减肥是肉先变松再瘦吗
- 普通商品条码怎么申请和制作?
- 西游记里敢扮演别人的妖精都被本尊惩罚了,为什么黄眉儿敢扮成如来,没被如来收拾呢?
- 每天快走1小时多久能瘦
- 想制作二维码,扫描二维码会出来产品的信息,应该怎么做?
- 安卓5g手机怎么开启5g网络 5g手机怎么开启5g网络
- 四圣试禅心中唐僧也出洋相,为何诸位菩萨视而不见?
- 快走先瘦的是哪里
- 防伪标签一个二维码多个条码的套标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