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二 )


2、美国人认为我军的炮火力量十分猛烈 。
确实 。我军在战役的后期 。调集了大量炮火支援上甘岭 。这为我军的反攻创造了条件 。也打了美军一个措手不及 。摧毁了大量美军建造的防御措施 。造成联合国军众多的战斗人员伤亡 。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文章插图
但是 。美国人难道忘记了 。在上甘岭战役最初的几天时间里 。在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上 。美军就调集大炮300余门 。坦克170多辆 。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 。向上甘岭倾泻炮弹190余万发 。炸弹5000余枚 。炮火过后过后 。上甘岭山头被削低两米!土石被炸松1—2米!
而美国人所认为的“我军十分猛烈的炮火” 。不过是榴炮133门、火箭炮24门、迫击炮292门 。共发射炮弹40余万发 。还不到联合国军的1/4 。我实在不知道这个“十分猛烈的炮火”从何说起 。找理由也得认真一点吧!
3、美国人认为最后一个原因是韩国军队太过无能 。拖了美军后腿 。
我们且来看看到底是韩国人拖了后腿 。还是美军因为怕死而让韩国人当了“炮灰”吧: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文章插图
战争开始后不久的25日 。范佛里特就让受到我军重创的美第七师撤出战场 。而让韩国第二师接替进攻 。同时 。韩第六师在韩第二师右翼布防 。韩第九师作为战役预备队 。
也就是说 。美军已被我军打怕 。拖了韩军来替自己挡子弹 。这一部署当即就在韩国部队中引起轩然大波 。韩第2师内很多人大骂美军让他们当“替死鬼” 。
自己只在前面打了上十天 。而让韩国人在前面冲了三十多天 。美军人还好意思说韩国拖了他们的后腿 。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文章插图
1、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主席英明的战略指导思想的胜利 。是志司、兵团贯彻“持久作战 。积极防御”方针的胜利;
2、一切参战部队发扬了高度的团结战斗精神 。表现了特殊的英勇顽强与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造成了为国争光慷慨赴死的壮烈气氛;
3、大量的炮兵参战 。炮火准确猛烈 。为上甘岭战役取得胜利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4、坚固和完善的坑道体系 。是保证上甘岭战役持久防御从而致胜的重要条件;
5、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是以十五军第四十五、二十九师为主体 。各兄弟部队配合参战的结果;
6、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还仰仗于后勤保障有力;
7、在上甘岭战役中 。祖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给了我们巨大的支援和鼓舞 。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文章插图
作为上甘岭战役的直接指挥员 。秦将军的总结十分全面而客观 。既包括了战略上的正确指导 。又包括了精神层面的巨大支撑 。更有细致的战术分析 。体现出我军胜在了意志、胆略与智慧!
四、不容忽视的几个方面
秦将军的总结无疑是非常到位的 。我想要补充几个细节:
1、地形不利于美军 。
上甘岭由两个高地组成:
597.9高地由东北和西北两条山梁组成 。既象个英文字母Y 。又像个三角形 。美军称之为三角形山;
537.7高地由南北两个形同驼峰的山岭组成 。美军称之为狙击兵岭 。其中南山被美军占领 。北山在志愿军手中 。上面有9个阵地 。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十字形 。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文章插图
两个高地方圆3.7平方公里 。战前我军的兵力不过两个连 。但这样一个地方不利于大兵团作战 。双方都只能采用“添油战术” 。一个连、一个排、一个班甚至一个人地补充兵力 。同时 。这里也不利于坦克等重武器行进 。所以战斗中 。美军的坦克都是在山下向我攻击 。
2、苏制武器的支援
在抗美援朝的中后期 。大量艻制武器运抵前线 。虽然这些武器大多是苏军二战中使用过的淘汰的武器 。但远比我们的“小米加步枪”强 。尤其是上甘岭战役后期 。大量苏联支援的喀秋莎火箭炮运抵前线 。部署在上甘岭周围十多公里范围内 。为我军的反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 。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文章插图
3、投掷性武器的使用
前面介绍了上甘岭的地形特点 。而同时 。由于美军在进攻时大多采取集团冲锋的方式 。攻击队形密集 。士兵聚集在一起向前冲锋 。我军在实战中找到了一种高效的防御武器——投掷性武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