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一只部队突然被袭击,是怎么出现战壕的,现挖有那么快吗?( 二 )


如果挖一个只能猫一个人的单兵掩体 。子弹很快就打完 。没有人给你补给弹药 。只能缴枪投降 。事实上用工兵铲挖战壕是个世纪工程 。士兵们有劲使不上 。
我军的205工兵铲 。大小跟农民伯伯的铁锨基本相近 。只是柄 短了一半 。挖战壕效率不错的 。但是随身携带根本不可能 。因为体积太大了 。
在苏联电影《他们为祖国而战》中 。苏军一个团齐上阵 。奋战10几个小时 。才勉强挖了几条交通壕和散兵坑 。即便如此 。指挥官还说太浅了 。连脑袋都藏不住 。
因此交战的之前现挖战壕 。纯属导演忽悠 。跟裤裆藏雷差不了多少 。
其他观点:
胶东战役后的1947年11月 。李弥的整编第8师被升格为“整编第八军” 。下辖两个整编师 。次年8月再升格为第十三兵团 。所属整编师恢复为军级番号 。在淮海战役打响之前 。第十三兵团的驻地就是徐州以东地区 。因为徐州城内放不下那么多的兵 。同时也为了保障陇海线的畅通 。

二战中,一只部队突然被袭击,是怎么出现战壕的,现挖有那么快吗?

文章插图
李弥这家伙在山东战场与华野周旋日久 。作战经验还是很丰富的 。尤其是南麻、临昫战役期间 。整8师和胡琏整11师都是靠工事防守才免于被歼的 。所以在修筑野战工事这一块 。李弥丝毫不敢大意 。该兵团司令部所在的碾庄圩 。位于江苏境内的大运河西岸 。陇海铁路北侧 。地势平坦根本无险可守 。所以李弥心里没底 。督师大力修筑工事 。
由于经常洪水泛滥 。所以这里的民房以及村庄的整个地基 。在修建时都特地略高出地面2到3米 。当地称为“台子” 。李弥兵团的防御体系 。就是以这些台子为依托 。以修筑的地堡群为核心 。用战壕和交通沟四通八达相连 。空旷带设置大量鹿砦 。使每个“台子”都形成了独立的战术支撑点 。而几个台子又连成了比较完善的防御体系 。
二战中,一只部队突然被袭击,是怎么出现战壕的,现挖有那么快吗?

文章插图
李弥确实煞费苦心 。在村庄与村庄之间也修建了地堡群 。以防止战斗打响后我军对各村庄进行穿插分割 。说明这家伙在临昫之战中积累了相当经验 。就这样第十三兵团整整忙活了三个多月 。结果华野大军南下前 。刘峙根据中野的攻击行动判断 。我军可能是要取徐州 。遂急令第十三兵团向徐州城区收缩 。也就是说 。李弥修了很长时间的野战工事 。一枪没放就放弃了 。
然而却便宜了接防而来的黄百韬第七兵团 。这也是黄兵团敢于在碾庄负隅顽抗的原因之一 。因为有现成、完备和成体系的工事 。而华野各追歼纵队在战役初期忽略了这一点 。认为黄兵团不过是溃退之师 。所以到达碾庄战场后试图趁敌立足未稳迅速消灭之 。各部队遂猛打猛冲 。结果被第七兵团依托工事和美式速射武器严重杀伤 。攻击一度失利 。伤亡颇大 。
二战中,一只部队突然被袭击,是怎么出现战壕的,现挖有那么快吗?

文章插图
用这个战例是想说明 。标准的野战工事包括齐胸深的战壕 。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挖掘和修筑起来的 。在缺乏大型机械工具的条件下 。靠士兵的工兵锹挖出像样的战壕 。必须在战前留足一定的时间 。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战斗中 。为什么要提前一夜进入伏击阵地?就是要预留时间布置阵地和挖掘工事 。当日军第二天进入伏击圈时 。绝大部分战士们已经在战壕里隐蔽起来了 。
在二战期间的欧洲战场上 。确实曾经遍布战壕和野战工事 。这种情况的出现 。需要分为东西两线来说明 。在西线 。1939年9月德军主力进攻波兰时 。西线出现了英法联军和德军弱旅进行对峙的“静坐战争” 。双方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 。哪边也不主动进攻 。于是大挖战壕工事来保护自己 。因此除马奇诺防线外 。沿着德法边界双方都挖了大量土石方 。这些工事在1944年盟军反攻后 。当然也被利用过 。恐怕德国人用的更多些 。
二战中,一只部队突然被袭击,是怎么出现战壕的,现挖有那么快吗?

文章插图
尤其是著名的“齐格菲防线” 。又被称为德国的“西墙” 。它由德国的托特组织负责修建 。从德军武装进入莱茵兰的1936年就开始动工 。至1939 年二战爆发前才基本建成 。该防线从德国靠近荷兰边境的克莱沃起 。沿着与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接壤的边境延伸至瑞士巴塞尔地区 。全长高达630公里 。防线由障碍地带、主防御阵地和后方阵地三大部分组成 。纵深35~75公里 。其间充斥着雷区、铁丝网、战壕、防坦克壕以及著名的“龙牙”等等 。可以得见 。这绝非一日之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