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慎独”的内涵是什么?( 二 )


可见 。天道在作用万物时 。是无情的 。是不仁的 。是无恩而大恩生的 。这几种表现形式 。都可以算得上是天道之诚 。无情 。并不是无感情 。很冷酷 。而是不徇私情;不仁也不是不讲仁义 。而是无意偏爱 。天道如此不徇私情 。毫无偏爱地运养万物 。不去刻意标榜恩德 。所以才成就了至大的恩德 。这就是天道之诚的境界 。
所以 。把天道之诚解读为专注、澄净或诚恳 。都不贴切 。不完整 。不深刻 。
天道之诚的核心是一种无我执、无分别心 。万物为一的精诚意识 。这就是“独” 。而以觉悟、践行天道为己任的君子 。以审慎之心持守这种精诚意识 。这就是“慎独” 。简言之 。慎独是君子诚其意的功夫 。
理解了这一点 。再回看《大学》这三段话 。就很好解释了 。
首段中 。自谦通“自慊” 。可理解为自心圆满 。君子修炼天道之诚 。要做到自心圆满 。而非自欺欺人 。闻到恶臭心生厌恶 。看到靓丽的颜色心生欢喜 。这些是天性的自然流露 。而非后天分别心的作用 。
中段承接上段 。是对小人“自欺欺人”状态的演绎 。“闲居” 。以闲为居 。可以看作是慎独的反义词 。即小人意念居于闲散杂乱之中 。小人会在分别心的驱使下把坏事做尽 。君子看到小人的行为 。便会知道小人的肺肝(心肠) 。本段以“诚于中 。形于外”做结 。说明人若是对内诚其意 。一定会有相应的外在表现 。
第三段文字 。又是对“诚于中 。形于外”的进一步解释 。先引用曾子的话 “十目所视 。十手所指 。其严乎!”有人把这段话翻译为:外面有很多人盯着你看 。对你指指点点 。真是让人畏惧 。
这显然是不了解儒家“内明之道”的注解方式 。《大学》一书 。开篇即言: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
君子要显化内心的“明德” 。所有的修行功夫要源自内心 。由内而发 。曾子干嘛要在论述修炼天道之诚的时候 。刻意说一句“大家须警惕人民群众的监督啊 。所以要严格修行啊 。”
显然 。“十目所视 。十手所指”是针对“诚于中”提出的君子应秉持的修炼态度 。说白了就是要在诚其意时保持高度的审慎之心 。“富润物 。德润身 。心广体胖”是对“形于外”的举例论证:人的身体和财物同样受到内在德性的影响 。好深刻呀!
经学家爱新觉罗·毓鋆说 。德在古时候有个异体字 。写作“悳”拆开来看就是“十目一心” 。从这个角度上看 。原来君子用“十目一心”的指标来修炼自己 。才算得上有德啊 。
慎独一词在《中庸》中 。出现在开篇的章节:
《中庸》: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为道 。修道之谓教 。
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 。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
《中庸》的开篇深刻而利落 。上来就说:人生来就有与天地相通的本性;依照天性起心动念是符合天道的;修道就是要发挥教化的作用 。我们将这三句话倒过来看 。不难发现 。《中庸》这本书就是要君子们按照书中所述的原则 。自我教化 。进而让自己的起心动念符合天道 。最终回归纯净的天性 。这和《涅槃经》所说的“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不谋而合 。
第二段文字中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常常被翻译为:君子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这显然是把句中的“其所不睹”理解成了“人所不赌” 。把“其所不闻”解释成了“人所不闻” 。这里的“其”无疑代表君子本身 。本句正解应为:即是在不看不闻的时刻 。君子也应该保持戒慎恐惧之心 。什么是不看不睹的时刻呢 。比如君子静坐修心之时 。“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即便是在那些不睹不闻意念隐微的时刻 。也要让妄念“莫见” 。

儒家“慎独”的内涵是什么?

文章插图
第三段文字 。“中”表示在喜怒哀乐的妄念未发动之前的状态 。《道德经》中老子说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 。”道家所持守的中 。也是这个自性清净的境界 。和 。是指妄念虽已发动 。但被节制返还到中的过程 。
所以本段的意思是:修道的人 。应保持清净的本性 。若妄念发动 。也应有所节制 。进而返还自性清净的状态 。如果达到了“致中和”的境界 。自然会觉悟到自己本来就与天地并存于同一本位 。与万物一起被生生不息的大道共同孕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