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儒林外史》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文章插图
说起细思恐极 。其实 。《儒林外史》还是很黑色幽默的 。
但是这种笑之后 。你感觉无尽的悲凉 。因为发现没有出路 。完全没有 。
对比现在你会发现 。有些东西几千年一直都没怎么变 。比如人性 。人心
举个例
第九回到第十二回 。
这几章说两个姓娄的富家公子 。因为功名不逮 。所以格外仰慕那种魏晋风流的隐士人才 。其实主要是因为自己考不中 。于是就觉得那些考中了的都是乌烟瘴气之辈 。无意中听到有这么一个人 。于是就去找这么个人 。
这个人是个什么人呢?
《儒林外史》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文章插图
邹吉甫道:“杨先生虽是生意出身 。一切帐目 。却不肯用心料理;除了出外闲游 。在店里时 。也只是垂廉看书 。所以一店里人都称呼他是个‘老阿呆 。’先年东家因他为人正气 。所以托他总管;后来听见这些呆事 。东家自己下店 。把帐一算 。却亏空了七百多银子 。问著又没处开销 。还在东家面前咬文嚼字 。指手画脚的不服;东家恼了 。一张状子 。送在德清县里 。县主老爷见是盐务的事 。点到奉行;把这杨先生拿到监里 。坐著追究 。而今在监里将有一年半了 。”
二位公子一听 。好家伙 。这是真正的读书人啊 。见识绝了 。啧啧啧 。而且不图功名 。孤高贫寒 。身陷囹圄 。我二人不救 。谁来救?
于是救了这位杨执中 。二位公子还喜滋滋的等着人家主动上门道谢 。谁知这杨执中没来人压根不知道谁救他的 。能不坐牢就千恩万谢了好吗 。还主动惹事? 。于是 。两位公子更加崇拜了:
看 。传说中的高人就是这样的了 。岂是受你一点小恩惠就会出山的?肯定要一请二请三请的啦!大家看着是不是有特别熟悉的感觉....
接着 。二位公子也顾不得“施恩不图报”的君子之风了 。亲自登门拜访这位杨先生 。七拐八拐找到乡下他家里去 。只看到一个聋老太婆穿得破破烂烂的 。说老爷不在家 。也不请二位公子吃茶 。竟自“砰”的关了门 。
接着 。杨执中回来 。他老婆告诉他有两个姓柳的找他(他老婆首先是把两位公子的娄姓 。听成了刘 。接着被二位公子纠正后 。又听成了柳) 。杨想了半天 。以为是先前跟他打官司的姓柳的人找他 。把他老婆骂的半死 。又踢了几脚 。说你傻逼了吗 。还让他们改日再来?前些日子坐牢还嫌不够吗?第二天天一亮就躲跑了 。
两位公子之后几天一直拜访不到这位杨先生 。非常惆怅 。结果遇到一个小孩子认识这位杨先生 。并有他写的一首诗 。两位公子把那诗一看 。惊呆了 。好诗好诗啊 。这诗一般人就是写不出来啊 。果然是高人啊 。
《儒林外史》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文章插图
然并卵 。那首诗是前人所做的 。等于杨只是抄了一遍 。根本不是原创 。也即是说 。两位公子没有考中 。那也是有原因的啊......
不得了了 。两位公子更坚定了要拜访这位高人的决心 。尽管遇到几个人都劝二位公子 。两位公子不为所动 。心里想的是 。你们这些俗气之辈哪里懂真正的高人啊 。只有我们两兄弟慧眼识英才!
于是经过一番波折 。最终找到了这位高人 。聊得风生水起 。结果 。杨执中很谦虚表示 。我是平庸之辈 。但是我倒是真正有位高人朋友想介绍给两位公子 。
杨执中向两公子说:“三先生、四先生如此好士 。似小弟的车载斗量 。何足为重!我有一个朋友 。姓权 。名勿用 。字潜斋 。是萧山县人 。住在山里 。此人若招致而来 。与二位先生一谈 。才见出他管、乐的经纶 。程、朱的学问 。此乃是当时第一等人 。”
那这个权勿用是个什么样的高人呢?
权勿用在城外上了岸 。衣服也不换一件 。左手掮着个被套 。右手把个大布袖子晃荡晃荡 。在街上脚高步低的撞 。撞过了城门外的吊桥 。那路上却挤 。
他也不知道出城该走左首 。进城该走右手 。方不碍路 。他一味横着膀子乱摇 。恰好有个乡里人在城里卖完了柴出来 。肩头上横掮着一根尖匾担 。对面一头撞将去 。将他的个高孝帽子横挑在匾担尖上 。乡里人低着头走 。也不知道 。掮着去了 。
【《儒林外史》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他吃了一惊 。摸摸头上 。不见了孝帽子 。望见在那人匾担上 。他就把手乱招 。口里喊道:“那是我的帽子!”乡里人走的快 。又听不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