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上线8年了,为什么很多人都说美团“最懂生活”?


感谢邀请!毫不夸张的说 。从大学生过渡到职场白领 。美团陪我度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8年 。接下来 。我来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感受 。希望能给楼主一些启发 。
首先说一下美团外卖 。这些年它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两个字:便捷 。上大学的时候 。还没有外卖APP 。点外卖一般需要先记住几个小店的电话 。然后打给老板 。有的好吃 。有的却很糟糕 。但可选项很少 。很不方便 。

美团上线8年了,为什么很多人都说美团“最懂生活”?

文章插图
后来 。我告别大学生活步入职场之后 。美团外卖诞生了 。又省时又便捷 。选择又丰富 。一下子成了我们这些亚历山大帝的“救命良药” 。当然 。身为单身狗的我 。美团外卖的出现还避免了我独自一人去餐厅吃饭的尴尬 。最重要的是 。美团外卖日后还可以解放家庭主妇 。以后晚上加班回家 。我与其花一小时做饭、半小时洗碗 。倒不如一键点个外卖 。半小时送上门 。省事省力省时 。这样我和未来的妻子就不用再冒着油烟当“油腻男女” 。还能减少“谁来做饭谁来洗碗”的家庭矛盾 。
接下来要说的美团旅行 。作为资深旅游达人我最有话语权 。去年美团旅行刚刚上线的时候 。我就对该APP进行了多方位的试用体验 。它涵盖了酒店、机票/火车票、景点门票、国内游、出境游等全品类产品 。而且 。如果我们在搜索框随手输入一个城市 。与该城市相关联
的酒店、热门景点和美食以及出发地至目的地的交通方案就会迅速出现在界面 。让我们轻轻松松玩转当地味儿 。特别是横向跟其他平台比 。美团的价格是很给力的 。大家可以去搜搜看看 。
最后 。不得不提的是前段时间呼声比较高的美团打车啦 。我相信在不少人的手机里 。会有各种各样的APP 。而且APP们通常会根据用途被放到不同的文件夹 。比如“生活”、“拍照”、“社交”、“新闻”等 。如果我们想和小伙伴去吃饭 。首先我们会在美团或大众点评上找合适的饭店 。然后我们会打开地图看一下到饭店的距离 。如果觉着合适我们还会根据地址点开微信或支付宝叫车 。经历3-4次进入、退出APP之后 。我们才能顺利达到终点 。乍一看 。这种APP使用模式十分清晰 。但不少南京朋友惊奇地发现 。平时用来吃喝玩乐的美团APP竟然可以打车了——不是外卖小哥的电瓶车 。而是货真价实的私家车!这样一来 。我们的“吃喝玩乐”就可以在美团这一个APP里实现了 。
以上是我个人的几点生活体验 。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其他观点:
感谢邀请 。作为美团的长期用户以及互联网行业的观察者 。聊起这个话题还是很有感触的 。尽管美团平台上线至今只有八年 。眼看着它从一开始从团购服务到孵化出美团外卖、猫眼电影、美团旅行等多个生活服务细分领域的独角兽 。每一个业务都可以说是在不经意地和影响着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
犹记得美团在2010年至2011年那波千团大战时 。各家团购都在撒钱投入直到仓皇落败 。相比美团的销售人员却坚持做着很低调注重品质的事情 。一来在产品上精益求精 。开创了一日多团 。二来在大战后期 。开展了猫眼电影业务 。获得了大量用户并且成功吸引大量用户对本地化生活服务有了依赖 。
美团上线8年了,为什么很多人都说美团“最懂生活”?

文章插图
据我梳理的最新一份关于美团发布的平台用户数据 。在2017年年底 。美团点评用户占比最大的年龄段是20-25岁 。占比达到27% 。25-30岁的消费者占比也达到26% 。从中可以看出 。90后是美团的用户主力军 。这其中包括本地吃喝玩乐 。更包括去外地使用酒店旅行 。以及年轻人最爱的KTV和电影院 。美团app在全面业务上都得到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
美团上线8年了,为什么很多人都说美团“最懂生活”?

文章插图
当然了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 。使用美团意味着我们可以享受到便利的线下支付 。可以在酒店中体验到将时尚丰富的餐饮娱乐搭配的美团旅行业务 。还有在年轻人心中追捧的猫眼电影 。它结合自身大数据和互联网基因 。提供了诸多好看的优秀电影作品 。比如在去年的国庆档票房破22亿的《羞羞的铁拳》中 。表现不俗 。大家要去看电影的时候 。不但不用到场后再排队买票 。还可以在线选座+团购爆米花可乐套餐 。甚至是退票、改签 。所有的生活服务都在随之升级 。包括美团打车也在进军市场 。新的消费变革正在发生 。如此来看 。美团通过不断增加品类 。满足了我们的全部日常需求 。更是影响了广大消费者的生活消费习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