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清平调三首》中,怎样表现杨贵妃的美?( 二 )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
名花 。指牡丹 。倾国 。指贵妃 。汉李延年《佳人曲》:“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 。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后常用倾城倾国来指绝代美人 。
名花美人 。相对相欢 。常使得君王带着笑意凝视 。这里 。李白抓住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中最动人的细节 。当你深爱一个人的时候 。便经常会用含着笑意的眼神凝视着你的爱人 。唐玄宗经常含着笑意看着杨贵妃 。正是他内心真正爱意所自然散发出来的温柔 。

李白的《清平调三首》中,怎样表现杨贵妃的美?

文章插图
无代钱选《杨贵妃上马图》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
解释 。意为化解 。消解 。在这沉香北倚着栏干的杨贵妃 。她像春风一样 。消解了唐玄宗的无限愁恨 。杨贵妃的美 。可以令一代帝王 。忘掉人世间的所有缺憾和不幸 。
二、李白怎样表现杨贵妃的美?
通过以上文本细读 。我们发现 。李白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式来写杨妃的美:
一是通过环境烘托 。名花映衬来写杨贵妃的美 。
写美人难写 。如果是写她皮肤有多白 。身材有多窈窕 。终究只得其皮相 。难以写出美人的神韵 。李白的高明之处 。就是他不直写杨贵妃的美 。而是通过环境烘托、名花映衬的方式来传达杨贵妃的绝世风彩 。
李白要描写的场景是“赏名花 。对妃子” 。所以这三首诗的前两句都是牡丹与杨贵妃融合在一起写 。两者之中又以贵妃为主 。美人与名花 。本不相分 。写名花 。也是在映衬美人 。
如“春风拂槛露华浓” 。看到春风中婀娜的牡丹 。我们便会想以杨贵妃绰约的风姿 。看到含露的牡丹 。我们便会联想到杨贵妃艳丽的容颜 。
环境的烘托 。在第一首后两句 。杨贵妃的美 。美得让人产生亦真亦幻的感觉 。当你看到她时 。会让人觉得置身于群玉山头和瑶台仙宫这样的仙境之中 。通过群玉山瑶台宫这样的环境烘托 。让读者感受到了杨贵妃超越凡尘的美 。
李白的《清平调三首》中,怎样表现杨贵妃的美?

文章插图
二是通过神话历史中的著名美女 。来衬托杨贵妃的美 。
在诗中 。李白将杨贵妃比作神话中的西王母 。比作传说中的巫山神女 。比作历史中最著名的美人赵飞燕 。从天上到人间 。从神话到传说 。再到历史 。李白将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的美丽精华 。都汇聚在了杨贵妃的身上 。
三、通过她与唐玄宗的伟大爱情来反映她的美
要怎样的美人 。才能得到唐玄宗这样伟大帝王的爱情?诗中“长得君王带笑看” 。便在体现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无限爱意 。不是偶然获得帝王的欢心 。她是“长得” 。这对于后宫佳丽三千人的帝王来说 。是很难得的 。再次说明杨贵妃无与伦比的美 。
同时 。杨贵妃的美不是肤浅的 。不是虚浮的 。她的美 。她的爱 。能让帝王忘掉世间所有的缺憾 。能让帝王忘却世间所有的烦恼 。
总之 。李白用他的诗笔 。歌颂了大唐盛世中最动人的帝妃之爱 。描绘出了大唐盛世中绝世的容颜 。古今写美人的诗篇那么多 。能超过李白这三首的没有几首 。
其他观点:
清平调三首是李白创作的组诗作品 。清平调是歌的一种曲调 。“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据乐史《太真外传》记载 。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期间的一日 。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前赏牡丹 。命李白来写新乐章 。李白奉命写了这三首诗 。清平调三首七言乐府诗 。第一首以牡丹花比杨贵妃的美艳;第二首写杨贵妃的受宠幸;第三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三者糅合 。融为一体 。这三首诗 。虽为应制赋物之作 。但构思奇巧 。诗风清丽 。自然巧妙 。体现了诗人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 。不愧李白谪仙人的赫赫诗名 。
第一首 。妙在以牡丹花之艳譬喻杨贵妃之美艳 。取壁生动别致 。人面牡丹相映艳 。构思奇巧 。第二首 。妙在用字绮丽 。诗意精妙、华丽、浮艳 。第三首 。相比于前两首 。最富写实意味 。然而不唯以花喻人 。不唯摹写人之美艳 。更将牡丹、美人、君王 。三位融为一体 。表现了三者的和谐 。更表现了玄宗与美人之间的无限情深 。
【李白的《清平调三首》中,怎样表现杨贵妃的美?】这三首诗 。前两首以花写人 。花人一体 。妙在构思奇巧 。第三首以情串文 。情在看人观花之中 。妙在以实写虚 。三章诗旨相近 。笔法同中有异 。各具其妙 。语言或绮丽 。或自然 。诗风自然 。几乎没有浮躁痕迹 。将谪仙人飘逸出尘的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