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这是古人的一种生活理想,现代人也可能这样吗?


【“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这是古人的一种生活理想,现代人也可能这样吗?】这首词也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苏词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也是我常感叹的一句话 。当然 。我现在所经历的远不如东坡所遭遇的 。所以他的达观是学不来的 。但其实 。诗词中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就在于不论你经历了什么 。总能从中找到共情共鸣 。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历经挫折 。受尽冤屈 。满腹才华 。却难以施展报复…所以感叹 。想乘上小船从此消逝 。在江海中度过余生 。身在仕途总不顺 。何时能忘却营营?

“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这是古人的一种生活理想,现代人也可能这样吗?

文章插图
这其实是古代文人们时常思索与挣扎的一个命题:仕与隐 。读书让他们拥有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抱负 。但现实又让其屡屡受挫 。无法伸展 。于是 。是继续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一个问题 。
古时候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当时的“从业”以及生存环境要比现在更为不自由 。而现代能自由选择的面更大 。
当然 。无论如何 。都是自我选择而已 。抛开一切束缚 。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固然好 。可毕竟还负有责任 。所以许多人虽然在不平之余向往这样的生活 。也只是憧憬而已 。红尘俗事多 。可毕竟有放不下的东西 。
其他观点:
“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这是古人的一种生活理想,现代人也可能这样吗?

文章插图
苏东坡是个儒道佛三家思想兼修的大师 。在这三家思想的加持下 。苏东坡从一个满怀雄心壮志的青年 。成为看透世事的中年 。从一个愣头青的苏轼 。变成了达观豁达的苏东坡 。
苏东坡的转变 。是从被贬到黄州开始的 。在黄州 。苏轼变成了苏东坡 。最为重要的是 。苏东坡完成了他人生思想的巨大转折 。正是这个转折 。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文学家 。
“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这是古人的一种生活理想,现代人也可能这样吗?

文章插图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
夜里在东坡饮酒 。这是一场大醉 。苏东坡醉而复醒 。吐了又喝 。喝了又吐 。醒了又饮 。这完全是预谋已久的大醉 。大凡买醉者 。肯定是有内心的块垒需要浇筑的 。苏东坡的块垒 。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块垒 。我们都会经历生活上仕途上情感上的不如意 。那该如何呢 。最多快好省的解决办法 。就是在醉中获得解脱 。被贬黄州三年 。苏东坡已然看透很多 。但是没有人能完全看透 。所谓豁达 。那只是你受到的打击还不够多而已 。
“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这是古人的一种生活理想,现代人也可能这样吗?

文章插图
在半醉半醒的时候 。苏东坡回到自己的家 。但是家僮早已经鼾声如雷 。苏东坡是叫醒他吗?苏东坡干脆趁着酒意 。或者还有月色 。也许还有江边的虫鸣和渔火 。去听那滚滚的江声好了 。
苏东坡的这种态度 。不仅仅是宽容 。而是一种道家顺其自然的态度 。人固然要与生活做斗争 。但你会发现 。把什么事情都弄成全拧的状态 。一点都不好玩 。而苏东坡恰恰是个好玩的人 。在生活中的我们 。为什么要和生活和自己的心情过不去呢 。在黄州 。有承天寺的月色 。有涛涛的江声 。恰恰在等着那个半醉半醒的人 。这样岂不是妙哉?
苏东坡的这首词的精华 。全在下半部分 。因为 。它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 。
“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这是古人的一种生活理想,现代人也可能这样吗?

文章插图
所以苏东坡开头就说 。长恨身在宦途 。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 。这完全是庄子的道家思想的影响 。既然人生而不自由 。我们还能做什么?无非是想方设法实现灵魂的自由罢了 。
在庄子看来 。在苏东坡看来 。实现灵魂自由的办法 。只有一条 。那就是远离尘嚣 。走向隐逸之地 。历史上 。好多人都是这样做的 。虽然好多人是假装隐居 。好多人是人在江湖 。心存魏阙 。其实苏东坡何尝不是如此?所以 。所谓的退隐江湖 。只是人们无奈的选择而已 。现代人也是如此 。在这个焦虑的时代 。不是有好多人隐居终南山吗?但是那些隐士 。又有多少美好的成色呢?无非是寻求心灵的暂时安宁罢了 。
苏东坡的理想是 。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平 。驾起小船从此消逝 。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但最终 。苏东坡还是在黄州快乐又焦虑地生活了四年 。他并没有驾着小舟逃离 。隐居 。只是他无可奈何的选择而已 。他终究是个儒家人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