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讲的是什么?


王阳明的心学讲的是什么?

文章插图
首先王阳明心学不是一本书 。而是对王阳明思想学说的概括 。所以不能用书名号 。
阳明心学其实可以用几个核心命题串起来理解 。主要是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
乍看之下 。心外无理和心外无物是唯心主义的命题 。但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其实不能简单以唯物、唯心来划分 。王阳明也是如此 。他虽然是心学集大成者 。但并不是简单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
心外无理是王阳明接着陆九渊“心即理”讲的 。在他们看来 。理本来是客观实存的 。除了蕴含在事物之中以外 。理又存在于每个人心中 。但阳明认为 。每个人如果要认识事物之理 。都是从心上做功夫的 。而不是对事物本身的穷究 。在这个意义上 。王阳明说心外无理 。人所认识之理都是在自己的心中 。
至于心外无物 。这里的物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客观事物 。而是指有主体——人参与其中的事 。如事亲、治民、爱人等等 。这些事情离不开人的参与 。也就离不开人的心 。所以说心外无物 。王阳明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 。他说山中花木自开自落 。但如果离开了人的良知 。它们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这些客观事物的意义是人所赋予的 。离开了人心、人的良知 。事物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
知行合一 。是强调知行一体 。不要把知和行分作两节工夫来看 。这个是阳明针对很多人知而不行的弊病提出的命题 。
致良知可以说是阳明心学的总纲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知行合一等思想都可以统摄到致良知之中 。致是推扩之意 。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本能、道德情感 。所谓致良知就是要把与生俱来的良知推扩到事物中去 。从而扩充自己的良知、完善自己的人格 。
其他观点:
王阳明的心学 。最核心就是那著名的“四句教” 。但心学区别于孔孟之道的地方 。就是它不但揭示了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 。还指出了如何修炼自己的内心 。以达到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 。
四句教原文——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
这里很多所谓懂心学的人 。会把“善”、“恶”以及“良知”解释错 。“善”、“恶” 。在这里不是“善良”与“凶恶” 。而是“好”与“坏” 。而“良知” 。也不是现代白话文里的良知的意思 。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 。”烧红的烙铁是烫的 。这个不用思考 。你也是知道的 。这就是良知 。所以 。四句教中的“良知” 。不是一个道德范畴内的名词 。那些把四句教往道德学上扯的 。都是瞎掰 。
四句教的本质涵义 。是说人心之本体 。只是像镜子一样映照万事万物 。所以 。它对万事万物是没有好坏的分别的 。也就是说 。心之本体不区分事物的好坏 。也区分不了事物的好坏(因为事物本来无所谓好与坏 。所谓好坏 。都是人附加在它身上的) 。这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 。
在什么情况下区分好坏呢? 就是当人对事物发动了意念后,就有了好坏的区分了 。比如 。一瓶农药 。你要用来洒在蔬菜上 。确保蔬菜不被虫子吃掉 。那是好的;你要用来解渴 。或者用来掺酒里给别人喝 。那就是不好的了 。我们看 。农药本身是不存在好坏的 。我们使用它的意念一发动 。这个意念是有好坏的区别的 。这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 。
面对万事万物 。人若能条件反射般地确定他在具体环境下是好的或者坏的 。那就是人之本然之良知 。小羚羊见了妈妈就去亲近 。见了狮子就跑 。因为他清楚地知道 。狮子是亲近不得的 。这就是“知善知恶是良知” 。
面对具体事物 。取其有益的东西 。去掉有害的东西 。就是格物 。农民给禾苗施肥 。那是“为善” 。拔掉野草和稗子 。那是“去恶” 。这就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
注意 。王阳明主张的是先致知 。再格物 。这与朱熹主张的格物致知是相反的 。朱熹认为 。事事物物的道理 。处在事事物物之中 。所以 。道理要到事事物物中去寻求 。即所谓“格物穷理” 。而王阳明则认为人心就是天理 。没有人心的映照 。万事万物是没有意义的 。人心只需要扫除贪嗔痴慢等情绪和欲望的蒙蔽 。达到虚空灵明的境界 。就能正确地映照万事万物 。而万事万物的理 。只需从人的内心上去求 。而无需到万事万物上去寻求 。
心的虚空灵明 。如何达到? 这就是“致良知” 。致良知的“致” 。就是修炼的重点 。面对事事物物 。去掉你内心的情绪和欲求 。这就是“去人欲而存天理”。对任何事物产生坏的意念时 。就要从根子上铲除 。而不留下一丝痕迹 。比如 。别人侮辱你 。你的第一反应是发怒 。如果你反复修炼自己 。要求自己不单不发怒 。连发怒的念头都不产生 。那就是“致”了“良知”了 。修炼的方法 。就是时时刻刻念念不忘“去人欲而存天理” 。静时念念不忘“去人欲而存天理” 。动时念念不忘“去人欲而存天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