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法的意思是什么?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二 )


《晋灵公不君》选自《左传?宣公二年》 。文章写晋灵公搜刮民财 。残酷暴虐 。最终被臣下杀死 。赞扬了赵盾的敢于直谏、忠于国事和董狐的不畏权贵、秉笔直书的精神 。孔子在《春秋》里写道“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按《春秋》的义例 。凡是被杀的国君称名 。是因为国君无道 。这里称晋灵公夷皋的名 。就是直书晋灵公无道 。而在《左传》中称其为“晋灵公” 。“灵”是他的谥号 。谥法称“乱而不损曰灵” 。此为无道君隐讳的说法 。前面提到过直书包括尊重历史真实 。合乎当时的伦理道德礼法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的特点在文章中均有所体现 。

春秋笔法的意思是什么?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章插图
一方面 。尊重历史事实、据实书写 。
题目中“不君”即不实行君道 。直接贬斥晋灵公无道 。文章里又记叙了四件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来体现他的“不君”:“厚敛以雕墙” 。即重敛赋税来粉饰宫墙;“从台上弹人 。而观其辟丸也” 。即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人 。观看人们躲避弹丸(以取乐);“宰夫熊蹯不熟 。杀之 。诸畚 。使妇人载以过朝” 。即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 。他就杀了厨师 。(把尸体肢解了)放在篓中 。让女人们拿着走过朝堂;忠臣赵盾多次进谏 。他不但不悔改 。反而屡次想杀掉赵盾 。作者通过据实书写晋灵公不君的史实 。批判了他的贪婪、荒唐、残暴 。完全不实行君道 。
与之相对 。作者又通过记述历史事实 。展现了一个忠于臣道的赵盾的形象:赵盾身为臣子 。他对晋灵公“不君”的行为直言敢谏 。尽了忠君之职 。赵盾在职守上是做到了宵衣旰食 。他盛服待朝 。“不忘恭敬” 。从赵盾对待饿坏了的灵辄来看 。又做到了养民惠民 。赵盾的确是按臣道而行的一个良臣 。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左传》在记叙历史时 。充分尊重历史真相 。据实书写 。而且通过选用典型史料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物、事件的主观看法 。
另一方面 。当客观历史真相与当时的礼法相矛盾的时候 。按当时的礼法标准秉笔直书 。
晋灵公昏庸无道 。最终被自己的女婿、赵盾的同族赵穿杀死于桃园 。但是 。晋国的太史董狐却写道:“赵盾弑其君 。”董狐记事的原则是不隐晦事实真相 。评价事实的标准是当时被普遍认可的礼(宗法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 。之所以直书“赵盾弑其君”原因有两方面:第一 。他逃亡 。却没有逃出国境 。按照当时的礼法 。臣下逃离了国境 。君臣之义就断绝了 。就可以不承担效忠君主的责任了 。第二 。他回来后没有声讨赵穿 。赵穿是赵盾的族人 。晋灵公的女婿 。按照礼法 。赵穿杀死国君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赵盾作为正卿 。返回国都后应该立刻声讨赵穿 。但据《左传》记载他没有 。客观事实虽然是赵穿杀死了晋灵公 。但在董狐看来 。赵盾作为晋国正卿 。“亡不越境 。反不讨贼 。”应该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 。所以直书“赵盾弑其君”也是合乎礼法标准的 。

春秋笔法的意思是什么?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章插图
历史典故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晚年的孔子回到鲁国 。整理文献 。著述《春秋》 。在编写《春秋》 。记述历史时 。孔子把自己的褒贬意见 。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出来 。以至于孔子的学生子夏他们觉得《春秋》连一个字都难以改动 。
但是孔子在表达褒贬之意时 。行文中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 。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 。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 。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主观看法 。
比如 。吴国、越国的国君自己胆大称王 。而孔子在《春秋》里却把他们贬称为“子”;践土之盟 。实际上是晋文公召唤周天子去的 。但孔子在《春秋》里却为周天子粉饰 。说“天子到河阳去打猎” 。
后世学者们将孔子的这种行文手法称之为“春秋笔法” 。或称“微言大义” 。比喻文笔曲折隐晦却又含有褒贬意思的写作风格 。
孔子编撰《春秋》 。记载历史人物和事件 。寓褒贬于行文之 中 。以表达自己的看法 。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如《春秋》经文“隐公元年”云:“夏五月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隐公元年揭示 了《春秋》此语隐藏的深意:“书曰:‘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 。故不言弟;如二君 。故曰克;称郑伯 。讥失教也:谓之郑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