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孔子的“以直报怨”?


《论语 宪问》里说:或曰:“以德报怨 。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
这句话的基本内涵 。其他的答友已经说了 。就是孔子并不赞同“以德报怨” 。而是强调要“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平时人们在引用这句话时 。常常只引用”以德报怨“ 。是对儒家原意的曲解 。
但是 。我觉得其他答友的回答还是太简单了 。还可以进一步做一些解释 。
一、谁主张”以德报怨“?
在《论语》的原句里 。是”或问“ 。也就是有人问孔子 。”以德报怨怎样啊?“ 。那么 。这个人问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
是老子 。
《老子 恩始章》里说:大小多少 。报怨以德 。
所以 。孔子这里的回答 。是与老子思想的不同之处 。老子为什么主张以德报怨?是因为在老子眼里 。恩怨都是相对的 。道德也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 。本来就不需要对别人有怨 。
那么孔子为什么要反对老子呢?因为以德报怨将恩怨抹平 。也就取消了公平正义 。儒家是一种政治哲学 。几千年来一直在实践如何在现实中维护公平正义 。如果恩怨都无所谓 。那么好人遭罪 。坏人逍遥 。好人的善良得不到维护 。坏人的凶恶却无人惩处 。那么社会秩序终将崩溃 。而这恰恰是儒家要极力防止的事情 。
二、为什么要”以直报怨“?
楼主提问 。直 。是什么意思?
直 。从木从目 。古人理解直 。就是校正、使绳子不弯曲 。引申就是直接 。在这句话里 。意思就是:用怨该得到的那种方式去回报怨 。
也就是:以怨报怨 。
《礼记 表记》里说:以德报怨 。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 。则刑戮之民也 。以德报德 。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 。
《礼记》的这句话 。就是对《论语》这句话的详细解释:以德报怨 。是一种没有原则的仁;以怨报德 。这个人该死;以德报德 。社会风气会越来越好;以怨报怨 。老百姓就不会做坏事 。因为做了坏事就会受到惩罚 。
三、再讲个故事加深理解
【如何理解孔子的“以直报怨”?】儒家是非常重视行为与道德的相配的 。如果坏人还得到庇护 。这不叫仁爱 。也不叫宽容 。而是姑息;如果好事得不到表彰 。那么以后就没有人做好事了 。
《吕氏春秋》说:鲁国之法 。鲁人为人臣妾於诸侯 。有能赎之者 。取金于府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 。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 。可以移风易俗 。而教导可施于百姓 。非独适己之行也 。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 。取其金则无损于行 。不取其金 。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 。其人拜之以牛 。子路受之 。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
故事的意思是:鲁国有规定 。鲁国人在别的国家当下人的 。如果能出钱赎回来 。鲁国政府会给予奖励 。子贡到鲁国去 。赎了鲁国人 。还谦让了鲁国政府的奖励 。对此 。孔子很不满:如果子贡办了事不拿钱 。大家都说他很高尚 。那以后别人办了事还拿钱 。那岂不是被大家伙认为不高尚吗?本来 。你办了事 。拿钱是很正当的 。你这么搞 。以后再也没有人愿意去赎鲁国人了 。
而子路救了落水者 。别人送他一头牛感谢 。子路收下了 。孔子很高兴 。认为以后大家遇到有人落水 。都愿意去救人了 。
这个故事应该是战国的人虚构的 。子贡子路都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 。但是其基本的意思 。和”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是一致的 。读者可以参考这个故事加深理解 。
其他观点:
这句话的原句是:以德抱怨 。何如?子曰:何以抱德?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

如何理解孔子的“以直报怨”?

文章插图
有人说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老夫子教我们 。别人欺负你你要忍 。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 。别人来欺负你 。你应该笑脸相迎 。用爱去感化他 。用情怀和胸怀去打动他 。
这是多么伟大的节操呀 。想想都觉得自己很神圣 。我是不是圣人的化身 。
其实 。我们曲解了孔子的意思了,这是明显的断章取义 。
如何理解孔子的“以直报怨”?

文章插图
孔子的意思是别人对你好 。你也要对别人好 。但如果别人来欺负你 。你也要用板砖去削他 。
这个直 。就是你手里的板砖 。
我们可以做好人 。但不能做毫无原则的老好人 。
如何理解孔子的“以直报怨”?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