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怎么过中秋的?


苏轼是怎么过中秋的?

文章插图
苏轼是怎么过中秋的?

文章插图
苏轼是怎么过中秋的?

文章插图
苏轼是怎么过中秋的?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观点:
好玩的国学回答的问题 。一定好玩有趣!
苏东坡:生活本该是彩云追月 。为何我的生活是乌云遮月?
苏轼是怎么过中秋的?

文章插图
苏东坡是一个人多时候最寂寞的人 。因为他有超越尘世的思想和才华 。但他又是个喜欢热闹喜欢说笑 。喜欢一切有趣的事物的人 。所以 。苏东坡诗词中那些所谓的隐居江湖、青灯古佛的生活 。基本是在吹牛 。比如他说“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说的很坚决 。其实他根本就没走 。还在黄州的江边睡大觉呢 。
正是苏东坡对滚滚红尘的无限留恋和热爱 。才给我们早就了一个天才的作家 。
下面我们进入正题 。苏东坡如何过中秋节 。
首先我们来看看宋朝人如何过中秋节 。像苏东坡这么爱热闹的人 。宋朝中秋节那些盛大的有趣的节目 。爱热闹的苏东坡肯定是不会错过的 。
中秋节在宋朝是个盛大的节日 。与端午、春节并列为三大节日 。宋朝中秋节基本上有赏月、赏桂、观潮、赏灯、吃月饼、饮酒赋诗等传统节目 。其中 。观潮很显然是北宋南渡之后 。南宋定都杭州之后的风俗 。
在吃的方面 。肯定是月饼了 。苏东坡很喜欢这个 。他写诗说:“小饼如嚼月 。中有酥和饴 。默品其滋味 。相思泪沾巾 。”可见北宋的文人已经吃“月饼”过中秋了 。饼里还有酥油和糖作馅 。不过四川人苏东坡可能更喜欢在月饼里面包上辣椒 。这当然是好玩的国学的玩笑 。
中秋时节 。丹桂飘香 。喜欢大自然的中国人自然不会错过这大自然的馈赠 。大家在丹桂的香气中 。登楼赏月 。饮酒赋诗 。宋朝还有中秋赏花灯的习惯 。这个时候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 。大人还是小孩 。贫穷还是富贵 。在同一片月光下 。同享中秋的欢乐 。
苏轼是怎么过中秋的?

文章插图
对于文人来说 。中秋赏月不即席赋诗 。好像是一种高遗憾 。于是大家就争先恐后写月亮 。但是宋朝人的审美与大唐的审美已经完全不同了 。宋朝人总是在雅致之中有一些淡淡的忧伤 。
同样是写月亮 。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写出了人生的感叹 。写出了宇宙的哲学 。
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写出了苍茫的大境界 。而本来乐观幽默的苏东坡写起来 。就有那么一丝伤感 。
苏东坡的《中秋月》诗写道:“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显然和唐人的意境和审美大大的不同 。
所以 。一个时代的审美观 。是时代的产物 。天才如苏东坡 。也逃不出时代的牢笼 。
所以 。苏东坡过中秋 。除了规定节目之外 。就是喝酒写诗写词 。然后望着月亮思念一个人 。
这个人是谁?是他最爱的弟弟苏辙 。我们熟悉的那首最著名的中秋词 。就是写给自己的弟弟苏辙的 。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 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 。低绮户 。照 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 缺 。此事古难 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这首词是在密州时所作 。当时苏东坡在朝廷的党争中无所适从 。倍感烦恼 。干脆自请外放 。到密州做官 。在中秋之夜思念弟弟苏辙 。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
在这首词中 。苏东坡把思念弟弟的情感 。化作天下人普遍的情感 。渴望团圆 。渴望在同一片清辉之下 。享受人生的欢乐 。所谓”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这也是苏东坡的这首词备受欢迎的原因 。因为当一个诗人将私人的情感 。化作人类普遍情感的时候 。就能得到最大的共鸣 。
苏东坡过的最郁闷的一个中秋 。应该是他被贬黄州的第二年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 。他在情感上举目无亲 。在生活上竟然无立锥之地 。在政治权力上更是被全部归零 。成为被监视居住的朝廷要犯 。
在这个中秋 。苏东坡异常苦闷异常彷徨 。他望着天上那一轮圆月 。心情却陷入迷茫 。人生如一场大梦 。梦中的月亮可以长圆 。但现实呢?为什么别人的生活是彩云追月 。而自己的生活却是乌云遮月?苏东坡写下了一首充满人生幻灭感的词 。这首词就是《西江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