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小儿子永璘结局如何?他的庆亲王爵位又是如何成为铁帽子王?( 二 )


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正月开始 。十九岁的永璘承担起随驾重任 。和诸皇兄们一起 。陪伴皇父乾隆帝南巡江南各地、北谒盛京三陵 。让皇子们随驾出巡 。是乾隆帝在考察诸皇子 。并有意识地让他们参与到朝政事务中来 。以磨炼他们的意志、促使他们早日成熟 。但永璘从小被乾隆帝溺爱 。又早早失去生母的教导 。养母也只是客客气气地抚育他 。没有过多约束他肆意妄为的行为 。这就使得永璘长成后 。学识上没有什么成就 。弓马骑射松松垮垮 。行事粗鲁、不学无术 。基本上就是一个混日子的纨绔子弟 。
即使在随驾出巡中 。永璘也不像皇兄:皇六子永瑢、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八子永璇和永璘的性格倒是相似、大大咧咧、无所事事、为人颟顸)他们那样 。紧跟乾隆帝驾前 。以备随时听候吩咐 。而是经常溜到整个队伍的最后或者最前面 。远远避开乾隆帝的视线 。直到抵达行宫后 。才冒出来和皇父皇兄们会合 。一起入驻 。这也是永璘不想受过多约束、喜欢自由自在单独行动的性格体现 。
而对于永璘这种“毫无组织纪律观念”的行为 。多年以后 。已经即位成为皇帝的嘉庆帝颙琰(十五阿哥) 。在批评永璘慵懒顽劣的行事风格时 。还旧事重提 。给弟弟敲一敲警钟:“从前恭遇皇考巡幸 。朕与质亲王(永瑢)、成亲王(永瑆)俱谨随辇跸 。不敢稍离;而庆郡王(永璘)则往往偷安 。行走落后 。竟不系撒袋 。直至驾诣行宫时 。始随班跟入 。何其惫懒也!”
但永璘不学无术、文不成武不就 。政务差事方面一塌糊涂 。而对于听戏唱曲、厮混市井、结交三教九流却兴趣极大、乐此不疲 。整日里穿着普通人衣服混迹于民间 。提笼架鸟、游手好闲 。浪荡公子哥的派头做到了十成十 。
乾隆帝原本对永璘不安于办差、又慵懒懈怠的所作所为头疼不已 。而永璘不顾身份混迹民间 。行事颠三倒四、不务正业的事情被乾隆帝知道后 。老皇帝更加震怒 。多次把永璘召进宫大骂、斥责 。要求他改正 。但永璘当着乾隆帝的面是战战兢兢、唯唯诺诺、满口应承一定改过 。出了宫就把皇父的嘱咐抛到脑后、一切照旧 。继续厮混胡闹 。几次三番之后 。即使身为口衔天宪、令出必行的皇帝 。可乾隆帝对教导这个顽劣惫懒的小儿子也不免有些灰心 。在最后一次斥责永璘也不见成效后 。乾隆帝从此便放弃了对这个不成体统的混账小子的管教 。任由他去了 。

乾隆小儿子永璘结局如何?他的庆亲王爵位又是如何成为铁帽子王?

文章插图
不过永璘虽然不喜政务、不爱学习 。天天四处游窜 。听戏逛街 。但秉性却不坏 。不是什么大奸大恶、狠戾阴毒之人 。也有“天性直秉、敦于友谊;御下宽纵、居市井倨傲嬉笑 。偶有无知冒犯者 。亦不加责也”的不拘小节、宽厚豪爽性格;不自恃身份尊贵、肆意欺压他人 。与上至宗室王公、下至贩夫走卒的各色人等都可以平等交往 。
如果普通人是这个性格 。可以说“任侠、率直” 。可宗室皇族这么做 。要不是大奸似忠、故意掩饰以图谋划 。要不然就确实是个性天成、视权力名禄如无物;而从永璘日后的人生历程以及为人处世来看 。他还真的是属于“轻权势、爱玩乐”的富贵闲人 。而不是隐藏心思、故意遮掩 。以谋取大事的奸恶之辈 。这种性格 。和他的五叔——和亲王弘昼倒是如出一辙 。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 。永璘已经满二十四岁 。是个成年人了 。对于这个行事稀里糊涂、为人不着四六的小儿子 。乾隆帝心里虽然犯膈应、恨其整日无所事事、不成体统 。但怎么说这也是自己的亲儿子 。还是最小的宝贝疙瘩 。江山社稷可以不托付给他 。但荣华富贵还是不会少了他的 。
于是 。乾隆帝借着明年(乾隆五十五年)是自己八十寿辰的由头 。在这一年十一月下旨晋封永璘为贝勒(其他在世皇子中 。皇八子永璇已经是仪郡王 。这一次没有晋封;皇六子永瑢由质郡王晋封质亲王 。皇十一子永瑆封成亲王 。皇十五子永琰封嘉亲王) 。并吩咐内务府给永璘在宫外建府 。以待日后分府时居住 。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三月初六 。永璘的贝勒府即将完工 。乾隆帝当天下旨 。要求内务府按照皇子分府时的惯例 。准备好应交割的田庄、赐银、商铺、旗下领民 。甚至家具 。以便让小儿子可以开开心心地住到新家里:“上谕 。今十七阿哥已封贝勒 。其将分府出居;今其居所修竣将成 。著内务府即行按例办理所有田地、商铺、款额、佐领事宜 。一俟秋冬竣工 。即择吉日移徙以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