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两次万历朝鲜战争奠定了此后东亚三百年的历史,你怎么看?


万历朝鲜战争 。即朝鲜所说的壬辰倭乱 。日本所言的文禄?庆长の役 。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 。是在日本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武家代表人物——丰臣秀吉 。
因为这场战争 。东亚各个阵营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
万历十六年 。即日本天正十六年(1588年) 。虽然日本重臣——太阁丰臣秀吉基本完成了对日本的统一 。但是日本国内的不满情绪始终没有得到平复 。为了迅速转移注意力 。满足武士们好战的心里 。野心勃勃的丰臣秀吉将目光移向岛外 。
他盯上了中国 。计划在两年之内把中国收入囊中 。

有人说两次万历朝鲜战争奠定了此后东亚三百年的历史,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计划形成后 。丰臣秀吉当即颁布诏令 。两年后将把日本首都迁到中国京城 。
万历二十年(日本天正二十年 。即1592年)3月 。在丰臣秀吉的指挥下 。十四万日本大军渡过日本海 。迈出了对外扩张的第一步 。
为了到达中国本土 。日军计划穿过朝鲜攻打明朝 。但朝鲜严肃地拒绝了日军的提议 。这让丰臣秀吉的计划变得不可预期 。他认为这是朝鲜对自己的漠视 。甚至是挑衅 。在严厉地指责之后 。当年4月 。丰臣秀吉正式对朝开战 。
日军在朝鲜半岛势如破竹 。仅仅一个月时间 。本来就很羸弱的朝鲜丢失了汉城 。国王被逐 。大量老百姓被杀害 。
朝鲜国王李昖走投无路 。向万历皇帝请求援助 。
日本进攻的目的地是大明 。保朝鲜就是保自己 。万历皇帝决定不能坐等豺狼敲门 。
明朝集结了辽东军和戚家军 。共计约4万人 。由宋应昌、李如松统领 。跨过鸭绿江援朝 。
大明出手相助 。日军的势头得到遏制 。平壤之战 。明军收复了平壤、开城 。日军大败撤退 。
有人说两次万历朝鲜战争奠定了此后东亚三百年的历史,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万历二十三年 。即日本文禄四年(1595年) 。第一阶段援朝抗日战争基本结束 。
然而 。双方谈判没有达成实质性结果 。
心魔让人变得疯狂 。靠战争起家的丰臣秀吉绝对不甘心在朝鲜的无功而返 。万历二十五年 。即日本庆长二年(1597年)正月 。丰臣秀吉再次集结十四万大军入侵朝鲜 。
朝鲜再度向明朝求援 。明朝再次调集四万兵力赴朝 。并逐步扩大后援规模 。
万历朝鲜战争进入第二阶段 。在稷山大战、蔚山之战、蔚山之战、鸣梁海战中 。日军节节败退 。失败已不可逆转 。
当年8月 。丰臣秀吉在京都死了 。10月消息传到了朝鲜战场 。露梁海战中 。日本人溃不成军 。人心涣散 。
在朝鲜没有任何胜算 。日本只能撤军 。丰臣秀吉的野心被海风和大明军队吹打得不见踪影 。
两年后 。时间到了万历二十七年 。即日本庆长四年(1599年)四月 。明军归国 。面对带回来的六十一名日本战俘 。万历皇帝气不打一处来 。要求悉数杀头正法 。对于阵亡将士 。万历皇帝在宗庙举行了祭祀活动 。并颁布《平倭诏》 。表扬嘉奖了明军对日作战的功绩 。
万历援朝战争影响了东亚格局 。成为东亚变革的机遇 。
对朝鲜而言 。这场战争避免了朝鲜半岛沦为日本的附庸 。万历皇帝出兵 。也巩固了中朝友谊 。
有人说两次万历朝鲜战争奠定了此后东亚三百年的历史,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作为大明政权最后一场成功的对外战争 。明朝国力财力明显下降 。损失最大 。客观上为自己的灭亡留下了祸根 。前后七年的万历朝鲜战争 。明朝辽东军事力量消耗巨大 。兵力损失超过了60%(战前的九万多人 。剩下了不到四万人) 。
国不强则军不强 。军不强则国不宁 。明朝在辽东军事实力的下降 。防御能力弱小 。当地少数民族开始骚动 。蒙古猖獗 。努尔哈赤建金 。万历朝鲜战争的后遗症出现 。
万历朝鲜战争之后 。明代独大的格局被打破 。
万历朝鲜战争阻止了任性的日本铁蹄 。让朝鲜摆脱了被奴役的困境 。让明朝土地没有成为战火蔓延的杀场 。但也为其他蛰伏着的力量留下了生存缝隙 。东亚各种力量没有了明朝的遮蔽 。发展空间客观上宽松起来 。从而有了崛起的可能 。
这场战争成为一个窗口 。奠定了东亚以后三百年的基本格局 。
其他观点:
【有人说两次万历朝鲜战争奠定了此后东亚三百年的历史,你怎么看?】中国、朝鲜、日本三个国家在东亚 。关系一直错综复杂 。彼此都进行过战争 。也在很长时间内派遣使者 。互相交好 。
但无论是战争还是有好交往 。关系并非一直恒定不变 。隋炀帝曾三征高丽 。唐高宗也曾派遣军队在朝鲜本土与日本开战 。在盛唐时期 。日本和朝鲜不断派遣遣唐使来唐朝 。尤其是朝鲜一直是中国的附属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