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被评价为“孤篇压全唐”,你对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这篇诗作是怎么认为的?


引言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人张虚若仅存二首诗作中的一首 。直至千年以后才被后人所称赞认可 。全诗章法结构独特 。意境深远优美 。富含人生哲理 。
先看一下诗的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

《春江花月夜》被评价为“孤篇压全唐”,你对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这篇诗作是怎么认为的?

文章插图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七言古体诗 。借鉴了宫体诗的一些写作技法 。其章法结构 。以整齐严谨为基调 。以错落有致求变化 。三十六句诗 。可分为九组 。每一组四句 。一组一换韵 。
在韵脚使用上 。在张虚若创作这首诗之前 。人们所创的诗换韵比较随意 。无规律可循 。而这首诗的九个韵脚的平仄变化:开头一、三组用平韵 。二、四组用仄韵 。随后五六七八组皆用平韵 。最后用仄韵结束 。错落穿插 。声调整齐而不呆板 。使长篇诗作在韵律上变得跌宕起伏 。多为后人效仿 。
在句式上 。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 。起承转合皆妙 。文章韵味无穷 。诗中春、江、花、月、夜、人几个主题词错落重叠 。伸缩变化 。读者引人入胜 。
《春江花月夜》被评价为“孤篇压全唐”,你对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这篇诗作是怎么认为的?

文章插图
《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吴声歌曲名 。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 。原词已失传 。张虚若却以歌曲名中的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作为诗的中心内容展开创作 。可谓别具一格 。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 。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 。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家游子的离愁别绪 。
这首诗因月起笔 。最后写月落结 。首尾呼应 。把天空和地上的明月、江流、青枫、白云到水纹、落花、海雾等等众多的景物 。以及游子、思妇等种种细腻的感情 。通过环环相扣、连绵不断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 。由春江引出海 。由海引出明月 。又由江流明月引出花林、人物 。转情换意 。似断似续 。使诗歌既完美严谨 。又有反复咏叹的艺术效果 。
这首诗语言清新优美 。韵律宛转悠扬 。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 。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可谓意境绝美 。蕴意深远 。耐人寻味 。读来诗中有画 。把人带入到诗作所织构而成的画卷之中 。此诗之前从没有人把一轮江月写得如此凄美多情 。在诗歌发展还找不到前进方向的唐前期 。《春江花月夜》本身就如同光照千古的一轮明月 。照亮了盛唐的路 。催生了诗国的辉煌 。而此诗之后 。仍然无人能把春江花月夜刻画得如此完美无缺 。沧海变桑田 。江月依旧在 。诗篇永不朽 。
诗中有好多名句被后世诗人所引用或化用 。比如 。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是不是有“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的影子;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也许是从“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化用而来;李白的“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 。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都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痕迹 。
《春江花月夜》被评价为“孤篇压全唐”,你对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这篇诗作是怎么认为的?

文章插图
在唐诗的国度里 。有把田园山水写得很美的 。有把思乡之情写得很浓的 。有把人生哲理写得很深刻的 。但能把景、情、理巧妙融入一首诗中的应该张虚若是第一人 。可谓空前绝后 。填补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以月为中心媒介 。同时写男女双方两地相思 。探索宇宙和人生哲理于同一首诗的空白 。更是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的景物诗 。
当诗人站在春江边 。遥望一往无际的江天一色和一轮明月时 。空明寂寥的夜晚 。似乎心也是那么的透彻 。思绪万千:发出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疑问 。开创了用诗探究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一般来说 。写到这里已经很了不起了 。但诗人还不满足于此 。紧接着马上作答了人生和江月的一个客观规律:“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这就告诉我们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 。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相对永久的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 。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 。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