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全诗的解释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的作者是谁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这句关于传统节日端午节的诗出自我国盛唐的皇帝李隆基的一首《端午》 , 这句诗的意思是:到了端午节的时候 , 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 , 白天的时间慢慢的变长了 。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全诗的解释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的作者是谁

文章插图
唐玄宗李隆基,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 。在位的前期表现很好 , 他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开创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 。
后期由于他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衰败埋下了伏笔 。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全诗的解释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的作者是谁

文章插图
李隆基也是一位性情中人,他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并积极的充满激情地参加各项传统节日活动,十分享受节日带给他来的快乐 。
《端午》就是他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后写下的一首令人耳目一新的关于端午节方面的诗,读来让人仿佛亲临现?。?意犹未尽 。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全诗的解释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的作者是谁

文章插图
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全诗:
《端 午》
唐 ·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
当轩知槿茂 , 向水觉芦香 。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全诗的解释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的作者是谁

文章插图
又到了端午节的时候,这时已经是接近夏天的中间了 , 白天的时间也慢慢的变长了 。
在鼎里的盐和梅己经融化在一起,增添了味道,杯中倾倒满了美酒 。
这就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习俗,到如今已经有很多年了 。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全诗的解释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的作者是谁

文章插图
靠着栏杆方知木槿长得是那么茂盛,对着水才能发觉芦草是那么的芳香 。
愿普天下的百姓生活幸福长久,各位大臣能共保国家繁荣昌盛 。
如果大家对国家的忠贞能始终如一,那么这种美德就一定会在后代的子孙中广为传颂 。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全诗的解释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的作者是谁

文章插图
诗中的“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对端午节时间作了描写,在这艳阳高照的季节,迎来了农历五月初五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 。
五月已经是仲夏 , 白天变得越来越长,所以诗人感慨到“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喜迎端午,品尝着用盐腌制的梅子,喝着美酒 , 看着栏下木槿茂盛,芦苇发出阵阵清香,此时此刻,愉快无比诗人,不禁挥笔成诗,祝愿天下百姓安康长寿 , 愿国家永远繁荣昌盛 。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全诗的解释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的作者是谁

文章插图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全诗的解释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的作者是谁】我们从这首《端午》诗中可以感觉到诗人李隆基他不仅自己能够充分享受端午节习俗活动,给自己带来的愉悦 。同时,他还以帝王的身份来号召、鼓励、支持天下民众一起来享受节日的欢乐,并为君臣同乐、朝野同欢积极创造条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