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莒国历史简介( 三 )


莒君黎比公治理国家,《左传》称之为虐,又说国人患之,指的就是他不顾国力,不想百姓安危,经常与齐国、鲁国争战,民不堪命的情况 。黎比公处于齐国、鲁国两国大规模开辟疆土的时候,利用强大的晋国为援,以攻为守,也确实能算是较好的策略 。因而,这一阶段是春秋时期,莒最活跃的时期 。黎比公死后 , 莒逐渐走向衰亡 。
6、莒国末期
自鲁昭公元年~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1~前468年)为莒国历史的末期 。这一时期,晋国公室逐渐强大 , 国力内耗不复外顾,莒失去了援助 。莒君在历史上有记载者,有展舆、着邱公去疾、庚舆、郊公与狂五人 。嗣后入战国 , 莒事无记载,公元前431年,楚国灭莒国 。
在这段时间内 , 莒国的国土经常被齐过、鲁国占领,国势渐渐变得虚弱,只好采取守势 。而且 , 莒国有内乱,展舆当国君后,夺走了群公子秩的权利,群公子怀恨在心,把公子去疾从齐国召回,立为莒国君主 。展舆在吴国避难,他的党羽务娄等三人奔赴齐国,带走了大庞、常仪靡二邑 。后来 , 牟夷又去鲁国,把牟娄及防二邑送给鲁国 。
公元前532年,鲁国伐莒 , 攻占了郠 。郠位于今沂水县边界,也是莒国的门户,因此 , 莒国西疆撤走了所有防守部队 。在这时,莒仍然内乱不止 。国君去疾死后,蒲余侯杀公子意恢,从齐国迎回了去疾之弟庚舆成为国君,此后莒国成为齐国的附庸 。
公元前523年 , 莒想摆脱齐国的控制,两次导致齐国的攻击,但此时 , 莒的国力大大缩退,比不上周围的国家 。在战国时代,楚国的势力扩张到淮河上游 , 灭亡了蔡国,进而灭莒 。但是,莒离楚国还是比较远,楚不能长期占有莒地 , 莒国的全境最终成为了齐国的疆土 。
7、莒国的灭亡
公元前431年,古代希腊战火纷飞,硝烟弥漫 。斯巴达和雅典这两个城邦国家 , 为了争夺古希腊的统一大权,浴血较量,大开杀戒 。正当这场历史上著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揭开序幕的时候 , 在遥远的东方,古中国的大地上,一场灭国大战也开始上演 。发动这场 战争的主角是刚刚继承王位的楚简王,其目的就是要将楚国的版图扩展到东海之滨 。
楚简王,名熊中,楚惠王之子 。《史记楚世家》云:五十七年,惠王卒,子简王中立 。我们由此判定,可知熊中是在公元前432年继位为王的 。
已经逝去的楚惠王 , 在其长达五十七的治国生涯中,任人唯贤,开拓进取,励精图治 。他在与秦国结好,稳定西部的前提下,在公元前447年一举灭掉了蔡国,后在公元前445年灭掉了杞国 , 楚国的势力范围不断向东北方向推进 。早在公元前473年,吴国已经被后起之秀越国所灭 。《史记楚世家》云:是时,越已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 。由于继吴兴起的越国无力控住原来属于吴国的地盘,楚惠王乘机东侵,势力一直发展到了淮、泗流域 。惠王的文治武功,为其继任者楚简王的王业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公元前432年,楚惠王去逝,楚简王继任为王,继续沿着其父开拓的方向和既定的战略目标奋进 。所以,他一旦安葬好了父王的灵柩,马上就走上了对外武力扩张的道路 。他选择的第一个打击目标就是位于齐国南部的莒国 。
莒国,最早属于东夷古国 。据现有出土铭文的甲骨文看 , 商代已有莒国 。《通志氏族略》云:赢姓,少昊之后也,周武王封兹舆其于莒 , 今密州莒县是也 。由此看,西周初年,武王封少昊氏之后裔于莒而立国 , 始封者为兹舆期 。《正义括地志》云:密州莒县,故国也 。春秋至战国初期的莒国都城,位于今莒县县城的四周,东临沭河,西傍柳青河 。据《读史方舆纪要》废莒县条载:旧城有三重,皆崇峻 , 子城方十二里,内城周二十里,外郭周四十里 。此城就是莒国的都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