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疑邻盗斧”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疑邻盗斧这个成语出自战国道家人士列御寇的《列子》 。原文如下:
人有亡斧者 。意者邻之子 。视其行步 。窃斧也;颜色 。窃斧也;言语 。窃斧也;动作态度 。无为而不窃也 。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 。动作态度 。无似窃斧者 。
译文如下: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 。他就在想到底是谁把我心爱的斧子偷了 。左想右想觉得隔壁邻居的儿子有重大的作案嫌疑 。于是 。他就暗中观察 。那人走路的样子鬼鬼祟祟的 。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 。像是偷斧子的;听那人的言语交流 。也像是偷斧子的;观察那人的动作更像是偷斧子的 。

你如何看待“疑邻盗斧”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文章插图
不久以后 。丢斧子的人在翻自己的谷堆时 。发现了自己的斧子 。哎呀 。原来斧子没丢 。是自己忘在谷堆里了 。
后来他再一次见到邻居的儿子的时候 。就觉得那孩子的动作神态没有一处的不妥 。是个大大的好人 。完全不是会偷斧子的人 。
你如何看待“疑邻盗斧”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文章插图
这一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不能在没有任何证据的证明下 。带着主观成见去看待人或事物 。
但在生活中 。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主观成见去观察世界 。很大一部分人喜欢往他人身上“贴标签” 。一旦把“标签”帖到那个人身上 。就会不由自主地把他所有的行为往“标签”上靠 。
你如何看待“疑邻盗斧”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文章插图
举个例子:张三这个人经常说谎 。李四这个人比较老实 。不喜诓人 。如果是张三告诉我们一件事儿(没有诓人) 。无论说得多么的真切 。我们还是会想张三是不是又要诓人了 。如果是李四告诉我们一件相反的事儿(在诓人了) 。虽然没那么的真切 。但我们还是更相信他。而非张三 。
把人“标签化” 。似乎可以很好地抓住人的主要特征 。帮助我们更方便地处理人际关系 。但这未免把人想得太简单些个 。我们很了解我们身边的人吗?
把每个人的经历想象成一根根线 。我们会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发生不同的联系 。联系发生时 。彼此的线缠绕在一起 。结束后 。便分离 。
你如何看待“疑邻盗斧”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文章插图
我们并不完全了解身边的人 。我们了解的是那个人的一部分——表现在我们面前的一部分 。我们不了解他人之前的经历 。也不了解他人内心隐藏着的真实的想法 。我们了解的只是我们面前的那个他 。
因此 。我们不能完全地了解他人 。那么我们怎么能根据他人外在的表现出的形象去评判呢?或者是根据自己的好恶把一个个看似非常合理的“标签”贴在他人的脑门儿上呢?
也就是说 。我们不能简单的带有成见的胡乱猜疑他人或事物 。我们应该实事求是 。根据客观事实 。做出理性的判断 。
其他观点:
《列子·說符第八》:
人有亡鈇者 。意者鄰之子 。視其行步 。竊鈇也;顏色 。竊鈇也;言語 。竊鈇也;動作態度 。無為而不竊鈇也 。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 。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 。動作態度 。無似竊鈇者 。
你如何看待“疑邻盗斧”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文章插图
亚当·朱克思在《扭曲心理学》里讲到“内在意象” 。且不论男女老幼 。但实际上 。疑邻盗斧就是在多种心理效应的干扰下形成的一种内在意象 。
也就是说 。人对他所评价的对象 。好坏二分 。那么这个二分不会是公平的 。不是说各占50% 。因为人必定会把自己的侵略意图投射到“坏”的那一面 。把对象的坏给加成 。而这背后 。隐含的是人的不安感、恐惧感和无力感 。来自本体性的焦虑源 。会让人对“坏”给出更低的评价 。
人若是迁怒别人 。本就是不讲理的 。这是人性 。所以 。丢斧子的人怀疑行为也很正常 。之后他找到斧子 。情绪释然了 。心理改变了 。看邻人之子又顺眼了 。这也是人性的表现 。
所以哲学先贤埃比克泰德说:困惑人们的不是事物 。而是看待事物的方式 。
而心理学深究这种思维定势 。就是想让人们避免受到其干扰 。遇到事情以后要冷静处理 。避免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做错事 。
所以列子在《说符》的开篇就说“枉直随形而不在影 。屈申任物而不在我 。此之谓持后而处先 。”
当然也还有更深层次的解读 。不要过分自责 。
心理学上 。提到了丟斧子的人的“本体性的焦虑源” 。不安感、恐惧感和无力感 。这些心理 。其实也是一个人对自己不满、悔恨的自责表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