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苏手动相机,哪款最经典?( 二 )


禄来的故事源自1929年 。弗兰克和海德克两位德国人认识到当时大中画幅折合式相机的不足之处 。推出了这种用上面的镜头取景、由下面的镜头拍摄的中画幅双镜头反光相机 。笔者从家父手中得到一台禄来3.5I型 。历经半个多世纪高强度的拍摄 。至今仍然能够照常使用 。而且成像质量绝非一般的日本相机可以相比 。
虽然很多年轻的摄影者都批评这种相机笨重而操作缓慢、存在一定的视差 。但这只能说他们对双反相机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书本之上 。如果一个摄影采访人员淹没在人群中 。他只需将禄来大头朝下举起来 。就可以越过人群轻松地取景和对焦 。呵呵 。当年很多摄影采访人员就是这么干的 。
遗憾的是 。由于禄来公司2006年遭到分拆 。便携式数码相机部门独立 。拥有中画幅相机知识产权和生产能力的专业部门被一脚踢出门外 。成立了弗兰克与海德克公司 。
4. 美乐时LX
美乐时LX
沃尔特·扎普 。这位出生在拉脱维亚里加的技师从未想到 。他研制的这款微型相机最终会出现在007电影《女王密使》中——扮演詹姆斯·邦德的乔治·拉扎贝举着一台美乐时A/IIIs拍摄的镜头给影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更未想到 。当年他仅仅是想造出一台小得能藏在拳头中的相机 。最终这种相机却因为铁幕两边间谍们的青睐而一举成名 。
美乐时的精密证明:德国的精密加工技术绝不亚于瑞士 。德国的设计水平绝不亚于日本 。美乐时在微型相机上的地位即使是日本也无法与之比肩 。尽管诸多日本相机厂商都尝试仿造过美乐时相机 。但美乐时相机真的太小了 。最为著名的美乐时LX的规格仅为108mm×28mm×16mm 。即使是在如今超小型数码相机比比皆是的时代 。这款使用8×11mm胶卷的相机仍然不输于它们 。
很多欧陆的成功男士如今仍然喜欢在皮夹或西服口袋中插一台美乐时LX 。用以彰显个人的品位 。至于有些女士将他们当作项链挂饰或者是耳坠 。则是女人们凸显另类风格的一种做法 。
5. 佳能AE-1
佳能AE-1
推出于1976年的佳能AE-1曾经是专业摄影采访人员手中的武器 。有位采访人员拿着这款相机跑到菲律宾南部采访 。结果被流弹击中所幸的是 。子弹击中的是相机 。打烂了机身前部 。并且在机身中拐了一个小弯 。救了这位采访人员一条命 。
抛开佳能EOS系列先进的自动对焦、自动曝光功能以及种种繁复的设置之外 。能不能同样获得拍摄的乐趣呢?快速的自动对焦似乎更像一种累赘 。因为我们有的是时间 。在取景器里的裂像屏上 。用精确的手动对焦功能 。边对焦边思考 。寻找生活的目标 。拍摄 。乐趣有时并不在拍出的照片 。而在拍摄的过程中 。是在把玩那种金属机身的手感、拨动卷片扳手时的摩擦力、倾听快门开启时的金属结构撞击声中获得的快感 。
6. 奥林巴斯OM-4Ti
奥林巴斯OM-4Ti
OM-4Ti则是机皇中的机皇 。钛金属的顶盖和机身意味着“一旦拥有 。永不磨损” 。当然 。这并不是他的全部精髓 。他的精髓在于:比其它品牌机皇更小巧的机身 。可以装入公文包中 。当你发现了可以拍摄的题材时 。随手即可拍摄 。同一时期的尼康、佳能等品牌的顶级机型都做不到这一点 。
很多国人并不看中奥林巴斯这个品牌 。认为这家公司不过是生产些μ系列便携式相机罢了 。但实际上 。这家公司当年不仅生产过专业的单反相机 。顶级的单反相机 。甚至被美国太空总署选为太空相机的合作伙伴 。想想看 。除了哈苏、徕卡、林好夫 。也只有日本的尼康和奥林巴斯两家了 。
7. 康太时I型
康太时I型
大多数不熟悉摄影器材发展史的人士很难搞清楚康太时品牌复杂的沿革 。好了 。让我们简化一下这个问题:你知道德国卡尔·蔡司吗?康太时就是卡尔·蔡司旗下一个照相机品牌 。一个专门与徕卡竞争的相机品牌——尽管它后来被卖给了日本的京瓷公司 。最终黯然退出相机产业 。
第一台康太时I型相机推出于1932年 。说起来 。康太时是成长于困境之中的 。因为此前徕卡相机已经在市场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并且申请了很多技术专利 。为了避免遭遇专利诉讼 。蔡司只能另辟蹊径采用了纵走式金属帘幕、快门等新技术 。当时的售价大约125马克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个便宜的价格 。
面对早于自己推出几年的徕卡I型 。同为知名德国光学厂商的卡尔·蔡司一定会扼腕叹息:“既生瑜 。何生亮!”不过如今大多数康太时I型相机只能在极少数拍卖会上见到 。即使您是位亿万富翁 。恐怕也不会拿着他去拍摄了 。但是作为收藏品 。康太时I型绝对是一个理想的对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