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65岁阿姨8年骑行12国:曾误入黑店在华人帮助下才脱险,未来还想去非洲

65岁的李冬菊与外国友人合影
为锻炼身体而骑行
李冬菊家在河南郑州,早年做过纺织工,后来到汽车厂做仓库保管 。在2014年之前,她的生活圈很小,如果没有亲朋好友的陪伴,她甚至都很少走出郑州的一环 。
【郑州65岁阿姨8年骑行12国:曾误入黑店在华人帮助下才脱险,未来还想去非洲】“出了门,我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 。”3月9日,李冬菊接受极目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回忆,除了跟着单位出省旅游过一次,再就是骑自行车跟着儿子出过一趟远门,那次母子俩骑了30公里,对于她来说已经很远了 。
变故发生在2005年之后,因为家庭原因 , 李冬菊精神出现波动,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医生说她得了抑郁症,她自己也觉得自己像祥林嫂一样 , 整天和人家说着自己的事 。
曾婆婆是李冬菊的同事和邻居,她回忆 , 李冬菊当时精神状况不好 , 看人的眼神都是直的 , 状况持续了好几年 。
因为记性不好,自己是什么时候喜欢上骑行的 , 李冬菊不记得了 。她只回忆,当时是本着锻炼身体的想法开始骑车的,在街上看到骑行爱好者的装备很帅,于是她也心动了,就买了骑行帽,之后她觉得自己才一百元的自行车和帽子不配,于是就换了车 。当时儿子花了1100元钱,帮她买了辆山地车 。
骑行锻炼让李冬菊认识了很多朋友,听到骑友们说想骑行旅行,她也心动,但一天骑行多少公里骑友有要求,她跟不上,只能作罢 。
“人家一天能骑100多公里,我骑不了那么远 。”李冬菊说,2012年前后,她开始组建自己的骑友群,找合适自己的骑友一起旅行 。短短几年,她的群里便加入了三四百名骑行爱好者 。通过和群友们聊天,李冬菊也知道了诸如“沙发客”之类的网络流行词 。
起初家人担心她的安全,不想让她骑车旅行,但大家看到李冬菊骑行之后,精神状况变好了,心里也高兴 。最终2014年,李冬菊开始了自己第一次远途骑行 。

郑州65岁阿姨8年骑行12国:曾误入黑店在华人帮助下才脱险,未来还想去非洲

文章插图
李冬菊骑行照片
第一次出国无疾而终
2014年11月,李冬菊和另外两名同伴开始东南亚之旅 , 预计经过越南、老挝、柬埔寨和泰国 。
这次旅行并不顺利 。李冬菊回忆,当时自己没有出国经验,出国后并没有换手机卡 。刚到越南不久,便因为骑行速度不一样,同伴们失散了 。言语不通 , 李冬菊也无法顺利向当地人求助 。最后无奈之下,她只能通过一位在越南打工的中国小伙,才最终回国,之后的旅途也根本无法继续 。虽然只骑行了十来天,但此前攒的几千元钱却花光了 。
“家里人本来就担心 , 要知道我第一次失败了 , 怕以后都不让我出来了 。”李冬菊说,那次的经历她并没跟家里人说,怕家里人怀疑,她甚至到了丽江 , 打了三个月工 。2015年的春节,她还把儿子一家接到丽江过年 。家人看见她平安,这才放心 。
其后的日子李冬菊并没有放弃骑行,2015年初,她和骑友骑行三亚后,当年五六月之间,开始西藏之行 。
“犀利”是只泰迪犬,今年已经11岁,换算成人的年龄,它已年过花甲 。2015年,它陪着李冬菊进藏 。骑行途中不仅李冬菊有高反,“犀利”也不舒服 。
李冬菊说,因为年龄原因,有的路段是骑行,有的路段是坐车,“犀利”腿部肌肉有萎缩的情况,狗狗坐下来就疼,她要经常让“犀利”下车走走 。返程时,她本来想将给“犀利”办托运可惜不行,无奈 , 她只能又从拉萨骑开始骑车出藏,一路下来非常辛苦 。
2015年6月骑行新疆、7月骑行青海……李冬菊在环青海湖的时候,遇到了一位残疾人,这给她以后的骑行和生活的观念带来了改变 。
李冬菊说,和她同行的伙伴骑行比较快,而她骑得慢落后很多,不过有一天,在湖边她看见一名残疾人,坐着轮椅,轮椅上就放了一瓶水,她于是赶快伸个大拇指 , 两人还合影,攀谈中她听了这位残疾人的故事,特别受感动 。后来她想了一下,觉得如果骑快了,反而没有机会遇上这些人,无法知道别人的故事 , 所以此后,她再不急着赶路,骑行的时候也很随性,看见哪里风景好,就停下来 , 慢慢欣赏 。
李冬菊与外国友人合影
还想去非洲继续看风景
斯里兰卡、俄罗斯、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法国、克罗地亚、摩纳哥、澳大利亚、新西兰……李冬菊说,到目前为止,她已经走过东南亚、大洋洲、欧洲总共14个国家 , 其中12国是骑行游览的 。在路上 , 她遇到过危险 , 也欣赏过最美的风景 。她将沿途自己遇到的事,拍成图片和视频,发在短视频平台,还在户外网站上分享自己的心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