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药物纳入医保之外 还有哪些值得关注( 二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也设立了疑难罕见病诊治中心、罕见病专病门诊,翻译国外罕见专病家庭护理指南,编写罕见病科普书籍,参与支持罕见病患友组织建设 。
技术在提高,服务也在不断完善 。28日,上海新华医院-病痛挑战基金会罕见病综合服务中心揭牌 。新华医院医务部主任盛旭俊表示,未来,该院联合病痛挑战基金会将为患者提供医疗信息、直接援助、疾病管理知识、家庭支持等服务,增进医患沟通,向来院治疗的贫困罕见病患者提供医疗援助 。
配套性保障政策仍然需要完善
对罕见病群体的关怀,不仅包括治疗、康复、护理,还有社会融入支持、疾病知识倡导、心理关怀 。
作为罕见病人家属、渐冻症患者的妻子,曹女士坦言,城市无障碍设施对行动不便的罕见病患者很重要,“一些病人抗拒出门,不单单是心态问题,还关系到社会环境、路人眼光,甚至上厕所这一件小事,也会让人束手无策 。”
曹女士说,当前在国家医保政策下,一些渐冻症医药费并不贵,但护理人工和设备仪器花费很大 。专业护工稀缺、流动性强,呼吸机、专用病床、轮椅等家用医疗设施的流通、租赁市场也有待进一步开发 。
上海德达医院是全国马凡病友大会的举办地 。该院心血管外科医生刘巍时常接触马凡综合征患者——患病特征为四肢、手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明显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特别是合并的心脏瓣膜异常和主动脉瘤,该病被纳入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如果父母中一方患有这个疾病,子女遗传的概率就是50%,但仍然有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得了这种病,这类疾病如果不经过手术治疗,约一半病人会在30多岁时,发生动脉瘤破裂死亡 。”
刘巍告诉采访人员,马凡综合征患者的心理也值得被社会关注,他们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容易受到偏见与歧视,会出现脊柱侧弯、骨骼畸形等不同的外在症状,影响器官,影响生活质量 。
刘巍期盼着,有一天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可以根治“马凡综合征”,同时通过基因干预治疗手段,消除下一代的疾病基因消除 。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主任段涛教授呼吁,希望能有更多社会力量加入罕见病诊断治疗中,临床诊断水平也有待提高,“当前,比罕见病更罕见的,是能治疗罕见病的医生 。”
【罕见病药物纳入医保之外 还有哪些值得关注】此外,罕见病群体的非药品需求也值得被关注 。2023年2月28日当日,上海新华医院和病痛挑战基金会联合发布的《2023罕见病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可及性报告》指出,在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有32种罕见病患者需要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其中18种罕见病患者需终生、足量使用,但只有1种*苯丙酮尿症*患者可享受一定比例报销;其他病种的特食涉及产品注册等问题,尚未能在国内上市,国内厂家生产准入机制不明确,患者家庭只能从非正式渠道获取特食,更谈不上通过医保报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