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

鲤鱼《全国中草药汇编》:鲤鱼拼音Lǐ Yú
别名大鲤鱼、鲤
来源鲤形目鲤科鲤鱼Cyprinus carpio L.,以全鱼入药 。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 。
功能主治消肿,利小便,镇咳平喘,下乳安胎 。主治肾炎水肿,咳嗽气喘,乳汁不足等 。
复方治慢性肾炎:鲜大鲤鱼(1斤重)1条,去鳞及内脏,醋1两,茶叶2钱,共放入锅内,加水炖熟,空腹吃(一次吃不完可分两次) 。
咳嗽气喘:鲤鱼1条,去鳞,泥裹炮熟,去刺研末,同糯米煮粥,空腹服 。日服1次 。
治口眼歪斜:将鲤鱼血和白糖,调匀后涂患侧(向左歪涂右侧,向右歪涂左侧) 。
治慢性中耳炎:将耳内脓汁擦净,然后将鲜鲤鱼胆汁滴入耳中,用棉球填塞耳孔,每日1次 。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鲤鱼拼音Lǐ Yú
别名赤鲤鱼(《尔雅》郭璞注),赪鲤(《埤雅》) 。
出处《本经》
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肉或全体 。
原形态体呈纺锤形而侧扁,背部在背鳍前稍隆起 。成鱼大者长达90余厘米 。口端位,呈马蹄形;吻钝,唇厚 。上颚两旁有短触须1对,口的后角有长触须1对;长触须长约为短触须的2倍 。下咽齿3行,内侧齿呈臼齿状 。鳃孔阔 。鳃耙15~22,多数为18~21 。鳞大,圆形,紧着于皮肤,呈覆瓦状排列;侧线鳞33~39 。背鳍Ⅲ~Ⅳ15~22,起点在腹鳍起点之前;臀鳍Ⅲ5~6;背鳍及臀鳍均有1强大的硬刺,硬刺后缘呈锯齿状;胸鳍Ⅰ15~16;腹鳍Ⅱ8~9;尾鳍17~19 。体背部纯黑色,侧线的下方近金黄色,腹部淡白色,背、尾鳍基部微黑 。雄鱼的尾鳍和臀鳍呈橙红色 。
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松软底层和水草丛生处 。适应性很强 。主要以螺、蚌、昆虫的幼虫及水革和丝状藻类为食 。产卵期4~5月 。冬季游入深水底层越冬 。
生境分部分布很广,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闽江诸流域及云南、新疆等地湖泊、江河中均有 。
化学成分新鲜鲤肉约含肉浆86%,肉基质13%(前者是强压下流出的汁液,后者是压榨后的残渣) 。鲤肉的一般化学组成,因产地、季节、环境、年龄、营养状况等而有差异,食部每100克约含水分77克,蛋白质17.3克,脂肪5.1克,灰分1克(其中钙25毫克,磷175毫克,铁1.6毫克) 。在冬季,鲤肉的蛋白质及一些氨基酸含率俱降低,在肌肉水提出物中胱氨酸,组氨酸、谷氨酸、甘氨酸、α-丙氨酸、肌氨酸减少,而赖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则尚恒定 。鲤肉的游离氨基酸为呈味的主要成分 。在10余种游离酸中,以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为最丰富 。
鲤肉约含肌酸0.35%,磷酸肌酸0.02%(以P表示);老鱼的肌酸可上升至0.46% 。鲤肉放置时,可产生挥发性含氮物质、挥发性还元性物质及组胺等 。例如在18~22℃储藏24小时,产生挥发性含氮物质N17.4毫克%,挥发性还元性物质11.75微克当量/克,组胺<2.2毫克% 。
关于维生素,食部每100克中有核黄素0.10毫克,尼克酸3.1毫克;另一资料,含维生素A20国际单位,B1_400微克,B2_80微克,尼克酸2.0毫克;又鲜肌肉每100克有维生素C0.15毫克 。又,鲤肌肉还含组织蛋白酶A、B及C 。
性味甘,平 。
①《别录》:"味甘,寒 。"
②《药对》:"平 。"
归经入脾、肾经 。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牌、肺、肝三经 。"
②《本草再新》:"入肝、肺、肾三经 。"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下气,通乳 。治水肿胀满,脚气,黄疸,咳嗽气逆,乳汁不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