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胆

鲤鱼胆《中药大辞典》:鲤鱼胆拼音Lǐ Yú Dǎn
出处《本经》
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胆 。
化学成分除胆汁一般常有的胆汁酸、胆汁色素、脂类等外,尚含鲤甾醇;又证明在鲤体中,胆甾醇可变为鲤甾醇 。还含别鹅脱氧胆酸 。
性味①《本经》:"味苦,寒 。"
②《别录》:"无毒 。"
归经①《本草经疏》:"走厥阴 。"
②《本草求真》:"入心、脾 。"
功能主治清热明目,散翳消肿 。治目赤肿痛,青盲障翳,咽痛喉痹 。
①《本经》:"主目热赤痛,青盲,明目 。"
②《肘后方》:"点雀目燥痛 。"
③《药性论》:"点眼,治赤肿翳痛;小儿热肿涂之 。"
④《本草拾遗》:"主耳聋,滴耳中 。"
⑤《陆川本草》:"清肝,明目,治白喉 。"
用法用量内服:和药作丸 。外用:取汁点涂 。
注意《药性论》:"蜀漆为使 。"
复方①治眼飞血赤脉及痛:鲤鱼胆五枚,黄连(去须,捣为末)半两 。上二味,取胆汁调黄连末,纳瓷合盛,于饭上蒸一次,取出,如干,即入少许蜜,调似膏 。日五、七度,涂敷目眦 。(《圣济总录》鱼胆敷眼膏)
②治眼睛上生晕,不问久新:鲤鱼一头,长一尺二寸者,取胆用,刺破,滴汁在铜照上,钥干,用竹刀子刮下,为细末 。每用少许,时时点眼 。(《圣济总录》光明散)
③治小儿喉痹肿:鱼胆二七枚,(取汁)以和灶底土涂之,瘥止 。(《千金方》)
④治阴痿:雄鸡肝一具,鲤鱼胆四枚 。上二味,阴干百日,末之,雀卵和,吞小豆大一丸 。(《千金方》)
各家论述《本草经疏》:"凡胆皆苦寒,走厥阴,故鲤鱼胆亦主明目及目热赤痛青盲也 。"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鲤鱼胆拼音Lǐ Yú Dǎn
英文名Carp gallbladder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鲤的胆囊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rinus carpio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将鲤鱼杀死后,取出胆囊,晾干或鲜用 。
原形态鲤鱼,体呈纺锤形,侧扁,腹部圆 。吻钝 。口端位,呈马蹄形 。须2对 。眼小,位于头纵轴的上方 。下咽齿3行,内侧的齿呈臼齿形 。鳞大,侧线鳞33-39 。鳃耙一般为18-22 。背鳍3,15-21,第3硬刺坚强,后缘有锯齿 。臀鳍3,5 。第3硬刺后缘也有锯齿 。身体背问号 纯黑色,侧线的下方近金黄色,腹部淡白色 。背、尾鳍基部微黑,雄鱼尾鳍和臀鳍橙红色 。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松软底层和水草丛生处 。
资源分布:除西藏以外,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 。
化学成分除胆汁一般常有的胆汁酸(Bileacid)、胆汁色素(Bilepigment)、脂类等外,尚含鲤甾醇(Cyprinol);又证明在鲤体中,胆甾醇可变为鲤甾醇 。还含别鹅脱氧胆酸 。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归经肝;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明目;退翳消肿;利咽 。主目赤肿痛;青盲障翳;咽痛喉痹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2.5g 。外用:适量,汁点、涂 。
复方①治眼飞血赤脉及痛:鲤鱼胆五枚,黄连(去须,捣为未)半两 。上二味,取胆汁调黄连未,纳瓷合盛,于饭上蒸一次,取出,如干,即人少许蜜,调似膏 。日五、七度,涂敷目眦 。(《圣济总录》鱼胆敷眼膏)②治眼睛上生晕,不问久新:鲤鱼一头,长一尺二勺者,取胆用,刺破,滴汁在铜照上,阴干,用竹刀子刮下,为细未 。每用少许,时时点眼 。(《圣济总录》光明散)③治小儿喉痹肿:鱼胆二七枚,(取汁)以和灶底土涂之,搓止 。(《千金方》)④治阴痿:雄鸡肝一具,鲤鱼胆四枚 。上二味,阴千百日,未之,雀卵和,吞小豆大一丸 。(《千金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