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凿无疑 。薛宝钗自己也看过《西厢记》 。她在下文也并未讳言 。对林黛玉坦诚以待 。说自己也看过 。
薛宝钗是很多读者十分喜爱的《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 。她出身于“珍珠如士金如铁”的皇商家庭 。是一个封建主义的忠诚信奉者 。封建礼教的忠诚维护者 。她处处“随分从时” 。一举一动尽显 “端庄贤淑” 。是封建社会里十分标准的的“淑女” 。在荣国府那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环境中 。她深得众人的欢心 。就连对一切深深怀着恨的赵姨娘也不得不称赞她“很大方”、“会做人” 。这的确是薛宝钗的性格特征 。
但在封建社会里 。“会做人”有时又必然会和“虚伪”连在一起 。从她的言行举止来看 。有时情况也确实如此 。例如当金钏儿被王夫人一掌打得投井自杀时 。薛宝钗闻讯后只是感到“奇” 。并当着王夫人的面 。还把罪过全部归诸金钏儿的“糊涂” 。
除了“谙于世放”这一些许不足之外 。薛宝钗可亲可近 。乃至可爱的一面太多了 。就象她对林黛玉所做的一切 。包括偷看《西厢记》一事 。其为人忠厚坦诚 。待人以宽 。为人着想等实属难得 。难能可贵 。我们不能对薛宝钗苛求 。更不能求全责备 。因为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的确是看过 。
在《红楼梦》原著中 。薛宝钗自己给出了明确解释:
【薛宝钗是如何知道林黛玉引用了《西厢记》里面的句子,难道传统的薛宝钗看过这本书?】你当我是谁 。我也是个淘气的 。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 。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 。祖父手里也爱藏书 。先时人口多 。姊妹弟兄都在一处 。都怕看正经书 。弟兄们也有爱诗的 。也有爱词的 。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 。无所不有 。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 。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 。后来大人知道了 。打的打 。骂的骂 。烧的烧 。才丢开了……
再进一步的 。其实宝钗审黛玉 。并不是因其“阅读广泛” 。而是看了之后口无遮拦 。尤其是在有外人的时候 。还胆敢宣扬 。原文中 。宝钗审黛玉原文如下:
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便罢 。
宝钗突出的 。是黛玉的身份 。毕竟 。作为千金大小姐 。将“良辰美景奈何天”挂在嘴边是不合适的 。
其他观点:
对于这个问题 。答案是肯定的:薛宝钗也看过 。
故事发生在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从行酒令时的情形看 。就可以猜出薛宝钗是看过《西厢记》的 。当时鸳鸯说出“左边一个‘天’ 。”黛玉马上就接道:“良辰美景奈何天 。”行酒令第一位是老祖宗贾母 。接下来鸳鸯就指的黛玉 。当时黛玉是有些紧张 。随口说了不该说的《西厢记.惊梦》中杜丽娘的唱词:…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中的“良辰美景奈何天 。”
文章插图
宝钗听了 。回过头看了看黛玉 。宝钗是想提醒黛玉:你说了不该说的了 。那是禁书 。当时的情景是不能直接语言提醒的 。可是黛玉只顾着别罚喝酒 。又说了已经《牡丹亭》的唱词 。
文章插图
从当时薛宝钗的反应看 。她也读了《西厢记》 。
在《红楼梦》后面的情节中 。薛宝钗亲自说她是读过《西厢记》的 。
在书中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谬补余香》中 。刘姥姥也离开了贾府 。薛宝钗去给贾母请安的路上 。叫到林黛玉 。审问她在酒令中说的话 。这时黛玉想起来曾经说过《西厢记》《牡丹亭》中的唱词 。这在当时绝对只有坏孩子才干的事 。搞得很不好意思 。宝钗为了让黛玉缓解尴尬放心 。说她也是读过的:
…诸如这《西厢》《琵琶》 。以及《元人百种》 。无所不有 。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 。我们也却偷背着他们看 。
推荐阅读
- 绿豆汤晚上熬好第二天可以喝吗
- 一些演员大秀书法,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 《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读的到底是《会真记》还是《西厢记》?
- 绿豆汤为什么会解暑
- 为什么会出现”丑书“?
- 宝黛共读《西厢记》后,回去的路上经过梨香院,黛玉听见了什么?为什么会悄然落泪?
- 煮紫薯粥需要多长时间
- 家长给孩子取生僻字名字有错吗?
- 《红楼梦》中,宝黛为何共读《西厢记》?共读对二人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