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的这个青字,是笔误还是故意为之?】要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欧体楷书的特点 。
欧体楷书历来被评书者认为是古今楷法第一 。这是说它点画精确、结构谨严 。长短、位置不能增减、移动一分 。毫微处见规矩 。细小处见匠心 。楷书最容易失去生动 。最难于具有神韵 。而欧书以险劲的结构在端正中写出奇丽的面貌 。以润泽的笔法在瘦硬中写出生动的丰神 。端正与奇险这一对矛盾 。在欧体中又达到了高度和谐的统一 。秦篆的颀长 。汉隶的稳健放逸 。魏碑的方整险劲 。欧体兼而有之 。
而欧书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则是在向背顾盼中而生险绝之势 。在透视中产生变化之势 。笔画上则锋利秀美 。挺拔劲峭 。棱角分明配合结构上的参差向背更显字体险绝劲健 。
如此看来这个“青”字的结构安排必是有意为之 。而绝非笔误 。其实我们还可以在欧阳询其他字的写法中找到答案 。因为类似这种结构安排还有很多 。比如胜字的“月”部等等 。如果确是笔误 。不可能同种笔误不断重复出现 。由此可知 。此“青”字的结构安排断然是有意为之 。而正式这种结构上的巧妙变化 。让欧楷在变化中生奇丽 。在险绝中显平衡 。这正是欧体楷书的精妙绝伦之处 。怎么会是“笔误”呢?
下面整理一些欧楷中类似“青”字的结构安排实例 。供大家参考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欧楷的青字是故意为之的!
文章插图
青字中间的两个短横有几种写法 。最为常见的是贴紧左边 。右边就出空白!还有把两个短横处理成不同角度的 。也有两边都留白的 。这种左边留白 。右边贴紧的最为少见!
文章插图
为什么写成这么多样呢?因为变化的需要 。越是大的书法家越是注重变化 。而越是变化丰富的越能体现书法家的能力 。所以有王羲之写一篇《兰亭序》 。二十几个之字没有相同的!
文章插图
欧阳询的这个青字就是这个道理!
其他观点:
这个“青”字是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中的一个字 。打眼一看的确感到不太舒服 。造成这个字的这种独特结构 。我觉得有三种可能性 。
文章插图
欧阳询是初唐最高水平的楷书大家 。其书法以结字险峻、排列严谨而著称 。
这个“青”字长横左边显然有些长 。如果将“月”字底中间的两个小横还写在左边 。整个字的重心有可能偏在左边 。所以欧阳公就刻意做了调整 。故意将其写在了右边 。但看起来就不太舒服了 。
我曾经摹过这个字 。故意将两个小横写在右边 。也尝试过在同样的外形组合下将两个小横贯通左右 。两种写法都不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但看起来都比放在左边舒服 。
文章插图
《九成宫醴泉铭》是魏征撰文 。为唐太宗李世民歌功颂德的重要文章 。欧阳询自然会拿出最好水平来写这篇铭文 。即使出现败笔 。也一定会废了重写 。绝不会出现在正式文稿上 。所以 。说这个字是欧阳询写出的败笔 。我不太赞同 。那么 。唯一的可能就是刻碑的工匠自作主张 。在发现“月”字底左竖位置不合适以后 。将两个小横做了调整 。
当然 。这也说明这个刻碑的工匠也不是一般的普通石匠 。而是一位很懂书法的内行 。
文章插图
《九成宫醴泉铭》拓本目前见到的最早版本是宋代本 。因碑石自然风化和不断的拓印对碑文损坏很重 。
推荐阅读
- 春天适合穿哪些户外服装?
- 乌龙茶减肥多久能见效
- 欧阳中石的字究竟好在哪里?
- 户外服饰哪个品牌好?
- 防晒口罩能防病毒吗
- 历史名人郑板桥,是以书法、画出名,还是在京城做官名扬天下?
- 时装摄影,利用户外做场景可以怎么拍?
- 夏天戴口罩闷痘怎么办
- 懵圈了,他们说这字问题太多了,虽然初学但热情高,能指导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