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安史之乱中的猛将张巡也是一位诗人 。他的诗在唐朝算是几流?
前言
历朝历代都有一些猛将同时也是诗人 。
宋朝的辛弃疾、范仲淹、李纲、岳飞、寇准、虞允文等 。唐朝的诗仙李白其实也一直期望成为一个鲁仲连、谢安石这种文武全才的人物 。岑参、高适、韩愈都有在战争上的经历 。高适甚至是领兵讨伐永王李麟(李白在其麾下)的主要将领 。
文章插图
一、为何这么多将士都能写诗?
之所以这么多的将士都是诗人 。是因为这里有很多人都是文人出身 。甚至大多数是进士出身 。只是不得已的情况下领兵作战而已 。
例如南宋的虞允文 。自始至终是一个文官 。只是机缘巧合下 。在采石矶领兵战败了金主完颜亮 。
北宋的寇准逼着宋真宗上前线 。大振军威 。逼迫辽国签下《檀渊之盟》 。保证了北宋几十年的边疆安宁 。
明朝的于谦领兵据守京城 。否则明朝可能就是另一个靖康时期的北宋;明朝末年的袁崇焕也是进士出身 。被冤死以前 。镇守北疆岿然不动 。
文章插图
二、张巡其人
和上面举例的几位一样 。张巡也是一个读书人 。在玄宗开元24年 (736年)进士及第。大诗人张籍曾经写过一个故事:
(张巡)尝见嵩读《汉书》 。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 。“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 。终身不忘也 。“因诵嵩所读书 。尽卷不错一字 。嵩惊 。以为巡偶熟此卷 。因乱抽他帙以试 。无不尽然 。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 。巡应口诵无疑 。嵩从巡久 。亦不见巡常读书也 。为文章 。操纸笔立书 。未尝起草 。《张中丞传后叙》
张籍说自己曾经认识一位60多岁的长者于嵩 。于嵩曾经跟随张巡打过睢阳之战 。他是少有的幸存者之一 。于嵩回忆说张巡读书三遍就终身不忘 。虽然平时很少见张巡读书 。但是张巡写文章 。一挥而成 。连草稿都不打 。
据说张巡刚到睢阳时 。士兵与百姓有数万人 。张巡见一次面后 。下次就能马上叫出名字来 。
文章插图
三、张巡守睢阳
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曾经感叹:
二公之贤 。其讲之精矣!守一城 。捍天下 。以千百就尽之卒 。战百万日滋之师 。蔽遮江淮 。沮遏其势 。天下之不亡 。其谁之功也?
二公是指许远、张巡 。两个人死守睢阳城10个月 。城破不降而死 。
755年 冬安史之乱爆发 。数月后攻陷东都洛阳 。757年 。睢阳成为必争之地 。张巡与许远死守睢阳 。保护唐朝财赋交通运输线 。使江淮物资持续支援关中 。而且为唐军反攻赢得了时间 。
睢阳城破前1个多月 。唐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 。张巡死后3天救兵到睢阳 。10天后叛军被击溃 。《新唐书》说:
巡死三日而救至 。十日而贼亡 。天以完节付二人 。畀名无穷 。不待留生而后显也 。
文章插图
四、张巡两首诗 当置六经中敬礼之
张巡有两首律诗被人赞誉应当作经书对待 。一首是五律《闻笛》:
岧峣试一临 。虏骑附城阴 。不辨风尘色 。安知天地心 。营开边月近 。战苦阵云深 。旦夕更楼上 。遥闻横笛音。
一首是五言排律《守睢阳》:
接战春来苦 。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 。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 。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 。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 。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 。心计欲何施 。
清朝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评价 :
张睢阳《闻笛》诗及《守睢阳》排律 。当置六经中敬礼之 。勿作诗读 。
六经是指古人必须学习的《诗》、《书》、《礼》、《易》、《乐》、《春秋》 。可见张巡两首中的忠君报国的精神深受儒家知识分子的认可 。
五律《闻笛》这首诗最让人感动的是颔联:
不辨风尘色 。安知天地心 。
登高遥望 。看到叛军兵临城下 。
安史之乱以后 。不久半壁江山陷落 。守城的官员们纷纷投敌 。而领兵进犯雍丘、宁陵的令狐潮就是雍丘县原本的县令 。令狐潮攻城前劝说张巡:\"
天下事去矣 。足下坚守危城 。欲谁为乎?\"
张巡诗中说的”不辨风尘色 。安知天地心 。“正代表了当时很多首鼠两端的唐朝官员的心理 。但是张巡的回答斩钉截铁:
推荐阅读
- 黄桃吃多了会胀气吗
- 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中的鹳雀楼在山西哪里?
- 今年的奥斯卡热门电影《绿皮书》有哪些看点?
- 黄桃吃了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 登鹳雀楼古诗看到了哪四种景物?
- 自媒体影视文章是推荐火热电影还是冷门电影好呢?热门都看过,冷门没人阅读;望有大神指点?
- 月饼吃了有什么好处
- 为什么现在把鹳雀楼改成黄鹤楼了?完全不在一个地方啊?
- 一部热门电影,没有你爱看的明星,你会去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