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啥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农村老话“一年两个春 。带毛的贵似金”是什么意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很多老话在农村已经很少有人提及了 。只有那些上了年纪的老辈人在一起闲聊的时候 。会偶尔说几句俗语 。比如这个时候刚刚立过冬 。天气已经逐渐变冷 。农村的大爷大妈这个时候 。聊的大多都是关于天气变化的话题 。到底今年冷不冷啊 。庄稼收成怎么样啊?而下面这句老话就是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农村俗语“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啥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文章插图
一年两个春 。带毛的贵如金!大家看到这句话是不是有点一头雾水啊 。为什么这个时候这个话题会这么热呢?那是因为今年刚好是两头春 。也就是一年中两个立春的年景 。而现在刚刚进入冬天 。大家的话题都是关于天气冷暖的问题 。而这句老话 。就是一句关于冬天冷暖问题的一种解释 。
农村俗语“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啥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文章插图
它的大概意思是 。一年如果两个春的话 。那么今年就很有可能是一个冷冬 。带毛的动物都有可能被冻死了 。所以就有带毛的贵如金的说法 。虽然有些夸张 。但是也不无道理 。因为在民间还有 。“两春夹一冬 。十个牛栏九个空”的说法 。也是说的双春年冬天天气冷 。牛都能被冻死 。牛冻死了牛栏自然就空了 。那么这句话有没有科学依据呢?两春夹一冬 。薄被也过冬!其实这句俗语并没有太高的准确性 。因为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的说法都不太一样 。比如有些地方 。还有“两春夹一冬 。必定暖烘烘” 。“两春夹一冬 。薄被也过冬”的说法 。所以这些俗语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都是一些地方性的俗语 。可能在古代的时候 。气候环境变化不大 。当地的人们经过多年的经验 。总结出来的俗语老话来作为农业指导参考 。或许在当时的环境下它的准确性或许会比较高些 。所以就被人们流传了下来 。
农村俗语“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啥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文章插图
但是现在进入新世纪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全球气候的变暖 。很多老话谚语都没有多少的准确性了 。所以很多谚语也已经慢慢的被淘汰消失了 。最多也就老辈人们作为话题 。拉拉家常 。偶尔的讨论一下 。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的 。这也是农村的一种乡情吧!
其他观点:
今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 。农历闰四月 。共有13个月 。384天 。于是 。就出现了一年两立春的情况 。农村俗语说:“一年两个春 。带毛的贵如金 。”这是讲的什么意思?为何这么个说法 。有道理吗?
农村俗语“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啥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文章插图
我们先来看看这“一年两个春”是什么情况?春者 。立春也 。就是说一年有两个立春的节气 。事实上的确如此 。今年的第一个立春之日是正月十一 。2020年2月4日;第二个立春之日是腊月二十二 。2021年2月3日 。当然啦 。农村俗语自然讲的是农历 。即我们说的阴历 。正月十一、腊月二十二 。正好在一年之内 。所以说“一年两个春”的说法是对头的 。没有错误 。
农村俗语“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啥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文章插图
我们都知道 。农历节气是15天一个 。平常一年就是24个节气 。但是今年因为农历多出一个月 。有384天 。按照15天一个节气推算 。自然就会出现两次立春了 。这本正常之事 。按照日历推算本该如此 。但是古时人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 。即双春之年“带毛的贵如金” 。这就不能不令人思考了 。为什么如此 。讲得有没有道理?
农村俗语“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啥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文章插图
对于这个问题 。可能有的人理解偏了 。认为是双春之年两头冷 。因为天气太冷而猪牛羊等带毛的家畜家禽被冻死了 。所以家畜家禽变得贵如金了 。我不能不佩服他们的想象力 。但情况如实吗?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是不如实的 。远的不说 。只说近的双春年 。2017年、2014年、2012年、2009年、2006年、2004年……谁见到猪牛羊冻死遍地了?没有嘛!
农村俗语“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啥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文章插图
其实 。真正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年逢双春两头冷 。这个冷是对人类来说的 。因年头年尾都是寒冷 。人们受不了寒冷就得添加衣服取暖 。什么衣服最暖和?当然是带毛的大衣或皮衣了 。带毛大衣与皮衣是什么原材料做的?当然牛羊皮、毛啊!带毛大衣或皮衣买的人多了 。自然就会涨价 。价格比平时要贵一些 。这是市场规律嘛 。大家都懂的 。这里说的“贵如金”虽说有些夸张成分 。但说明价格的确是贵了 。这倒是不争的事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