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秀才相当于学士,举人相当于硕士,进士相当于博士,翰林相当于博士后,有道理吗?


这个问题很有趣 。我最近用了二个月时间 。搜集大量资料 。反复比对 。认真斟酌 。得出大致结论 。可供有兴趣的研究人员进一步深入探讨 。以便得出更完善的结论 。
首先 。必须大致了解中国五千年以来的举仕制度 。在历史的长河中 。我国举仕制度大致可分为四种制度形式:一是世袭制度 。二是察举制度 。三是科举制度 。四是选举制度 。世袭制度和察举制度就不细说了 。选举制度就是现当代实行的制度 。也不细谈了 。大家都知道 。这里简单说说科举制度 。根据史书记载 。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1905年)正式废除 。整整绵延了1300年时间 。科举制度一直坚持“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 。它是对世袭制和察举制的否定和替代 。可以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 。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
其次 。必须大致了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科举时代 。应考者般被称为“赶考者” 。他们必须要跨过四大步 。极少数才能到达顶峰 。最终考取状元 。首先要经过县州级考试 。这种考试叫“童试” 。考中者称为秀才;再经省级考试 。这级考试也叫“乡试” 。考中者称举人;再经国家级考试 。这级考试叫“会试” 。考中者称贡士;贡士再经皇上亲自监考 。这级考试叫“殿试” 。考中者称为进士 。进士分为三甲 。一甲前三名 。第一名是状元 。第二名是榜眼 。第三名是探花;二甲是第四名至150名左右 。赐进士出身;三甲是第150名左右至300名(相当最后一名) 。赐同进士出身 。
最后 。就大致可以知道了他们与现代的学位对应关系 。第一 。童生相当于高小毕业;第二 。秀才相当于高中毕业;第三 。举人相当于大学毕业;第四 。贡士相当于研究生毕业;第五 。进士相当于研究生毕业 。其中硕士属进士三甲 。博士属进士二甲 。博士后属进士一甲 。只能这样细分啦 。大家探讨吧!至于翰林 。就不是学位啦 。应当属于职称 。什么职称呢?当然是正高职称 。大致相当于研究员、教授等顶级职称 。这样就比较清晰明朗啦!
其他观点:
我的观点都和大家不一样 。古代的学历应该是完虐现在的学历的 。
首先讲一讲秀才 。
第一步 。通过乡级的考试 。才能被称为生员 。还有继续学习的资格 。
第二步 。通过镇级的考试 。才能被称为童生 。然后依然是继续学习 。
第三步 。市级考试 。如果通过了 。再参加省级考试 。
第四步 。省级考试通过了才能被称之为秀才 。
所以 。秀才按照现在的水平来看 。应该算是高考全省的前几名了 。这些学生应该在哪里呢?应该是现在的清华北大 。也就是说 。现在的清华北大才能被称之为秀才 。其他连秀才都不算 。
成为秀才之后就可以见官不用行礼了 。别人还得管自己叫老爷 。
接下来再说举人 。举人是包分配的 。只要中了举人就可以当县官了 。县官是什么概念呢?县委书记 。我按照现在有些地方叫做县级市的话 。还可以被叫为市委书记啊 。
我们都听说过范进中举的故事 。中举后人就疯了 。现在哪听说有人考完硕士或者博士就疯了的?所以 。古时候的科举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
我感觉现在的硕士生和博士生 。在古时候 。就是中级秀才和高级秀才 。现如今的学历是赶不上过去的举人的 。更何况进士 。
还有含金量的问题 。古时候的秀才 。不仅仅是考一篇八股文 。那个时候也是上知天文 。下通地理 。虽然赶不上诸葛亮 。但是学的内容也应该差不多吧!而且中举之后要处理至少一个县的所有事物 。对其能力要求可想而知 。
感谢让我生活在现代社会 。还让我有书可读 。要是在古代的话 。我连秀才都称不上 。就是一个文盲 。
其他观点:
考进士难不难?比考清华还难

有人说秀才相当于学士,举人相当于硕士,进士相当于博士,翰林相当于博士后,有道理吗?

文章插图
1
比拼的对象显著差异:
尽管高考是全民皆兵 。同一天进行 。但每个省份所采取的科目和卷子类别却不一而同 。说是全国高考 。不如说是省考 。学子们不管如何比拼闯关 。其对手都是同省之人 。
而我们理解的科举 。最受关注的进士一级 。那可是全国人民中的佼佼者才有的机会 。会场设在京城 。既要解决舟车劳顿和陌生环境带来的不适应问题 。又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三关斩六将 。
有人说秀才相当于学士,举人相当于硕士,进士相当于博士,翰林相当于博士后,有道理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