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廷瑶的学术思想 儿科用药六字诀( 二 )


    三曰“简” 。医之治病用药切忌芜杂,芜杂则药力分散,反会影响疗效 。有医者以为病之不愈,乃因药量不足,进而倍之,或以为药味不敷,也每增之,这是舍本逐末,犹如拔苗助长,适得其反也 。董廷瑶强调,前辈名哲处方用药,每多三、 五、 七味,对证发药,虽危重之候,获效亦迅速 。应之临床实验,确是如此 。
    四曰“活” 。中医治病首重灵活 。同一病也,既有一般又有特殊 。如果见症治症,不分主次,不知变化,笼统胶着,甚或按图索骥,对号入座,慢性病或可应付,急性病则必误时机 。幼儿弱质,病症变化更快,朝虽轻而暮可转重 。医者当见微知著,病变方药亦变,则可减少误差,而操必胜之券也 。
    五曰“廉” 。董廷瑶平生用药从不滥施昂贵之品,亦不以珍珠、人参、鹿茸来取宠于达官贵人或有钱富室,并且处处为劳动人民着想 。由于处方价廉,往往令病家初多疑之,终则奇之 。事实上医师治病,以草木之偏性,来纠正人身之偏盛,但求疗疾,毋论贵贱 。只有力求价廉效高及时愈病,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病家 。
    六曰“效” 。病人对医生的要求,主要是望其病速愈 。医师为病人治疾,最重要的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处处有推己及人的想法,所谓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 。轻病人则驾轻就熟较易见效;重病人则因其变化多端而需思索周到,尽情关切,力求治愈 。这也是医师应树立的崇高宗旨 。然“效”之一字,不是唾手可得的,必须谙之于医理,娴之于实践,更须有仁者之心,灵变之术,方可无负于人民赋予的崇高职责 。
    治从内外五原则
    董廷瑶在数十年临床中,素以疗效神速著称 。当学生叩问原由时,他坦然告之,除勤学苦研经典外,还要多在临床磨炼,强调治病必求于本,探寻发病的原因,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内经》曰“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对临床确有重要启示作用 。
【董廷瑶的学术思想 儿科用药六字诀】     原则一:“从内之外者,调其内” 。由于内部病因影响到外部发生病症,则内是本外是标,只要针对内因治疗,则外部因受内因影响所发生的病症自能痊愈 。曾治杨姓少女,19岁,面目轻度黄染,胸闷纳呆呕吐,精神疲乏,由于病情增剧急诊入院 。发热38.8℃,神志昏迷,狂躁不安,皮肤明显黄染,两侧瞳孔放大,对光反射消失,有肝臭味 。血液化验检查:麝香草酚浊度试验8U,锌浊度试验6U,脑磷脂胆固醇试验阳性,胆红质4mg,黄疸指数45U,谷草转氨酶大于200,谷丙转氨酶大于400,尿三胆试验均阳性,非蛋白氮28.5克 。诊断为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肝坏死、肝性昏迷 。经西医用麸氨酸钠、激素、抗生素等抢救两天,效果不显,病情继续发展,昏迷不醒 。第三天请董廷瑶会诊,辨证此系湿热蕴盛发为黄疸,且已化火蕴毒病变速剧,4 天来邪热已传里,热结阳明,灵窍被蒙,神志昏迷,狂躁肢搐,肤目均黄,睛不了了,腹满便秘已有5 天,小溲短赤,脉象数实,舌苔黄腻,舌质红绛,显系阳明腑实证 。症情危急,非釜底抽薪,急下存津,难以挽救 。急选大剂白虎合大承气汤直折泻火,再加紫雪丹辟瘟解毒 。两剂药后,泻下深褐色宿粪大半盂,热势即退,神志顿清,面目黄疸渐退,目睛明了,且饥而索食,续进清利之剂而愈 。董廷瑶解释:“这一病儿湿热火毒壅盛于内,已呈阳明腑实,火毒是本;神昏狂躁,黄疸是标,用泻实清里以去内热,热祛神清黄退而病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