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屈原》简析


《七绝·屈原》简析

文章插图
屈子当年赋楚骚 。手中握有杀人刀 。
艾萧太盛椒兰少 。一跃冲向万里涛 。
这是毛泽东主席评论屈原的一首七绝 。流传甚广 。但是 。很多读者多少有些不明所以 。在网上搜索一番 。发现大多数注释语焉不详 。不求甚解 。甚至不知所云 。故不揣冒昧 。试作解人 。
有人看到毛主席说屈原“手中握有杀人刀” 。就以为毛泽东给屈原定义了一个有点骇人的形象 。其实不然 。这句是由上句而生发的 。赋楚骚 。当然是指屈原创作的《离骚》等大量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深度结合的楚辞作品 。对楚国的现实进行了严格的鞭挞批判 。从这个角度看 。屈原的作品就像是“一把杀人刀” 。对楚国的各种弊端毫不回避 。无情批判 。
如果再引伸一下 。屈原是楚国上层最清醒、最为坚定的改革派 。曾全面主持楚国的改革 。楚国要再振雄风 。必须、必然要改革 。但屈原的从根本和源头上的改革 。必然触犯楚国当权贵族的利益 。要从楚国食利阶层的身上剜下一块肥肉来 。作为改革派的屈原 。对于这些楚国上层的既得利益者 。的的确确 。就像是“手上握有杀人刀” 。
然而 。当时的楚国 。已经深陷沉疴 。神医难治 。“艾萧太盛椒兰少” 。这是屈原在楚辞作品中用得最多的比兴手法 。香草美人 。信手拈来 。此处亦然 。艾萧 。指艾蒿之类的臭草 。以喻小人;椒兰 。指申椒和兰草 。高雅物种 。以喻君子 。此句是说楚国小人太多 。而君子太少 。整个国家环境已经变得乱七八糟 。
接着 。屈原“一跃冲向万里涛” 。投江而殁 。以身殉国 。让后世之人 。每念及此 。都要仰天长叹 。以至由此诞生了端午这个传统节日 。世代纪念 。
要特别说明的是 。屈子投江 。绝不是对楚国失望、绝望到无法苟活 。不得不以身殉国 。他赴死时是非常清醒的 。甚至是非常冷静的 。这点 。从他的《渔夫问答》中 。能晓端倪——
屈原既放 。游于江潭 。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以见放 。”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 。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 。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 。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 。新沐者必弹冠 。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 。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七绝·屈原》简析】渔父莞尔而笑 。鼓枻而去 。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遂去 。不复与言 。
文中可以看出 。屈子就像个倔强的夫子 。渔夫则像一位洞彻人生和世事的智者 。其实 。屈子和渔夫 。都是屈原 。是屈原的两个侧面 。一面是举世皆浊我独醒 。宁赴湘流 。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另一面 。是明晓“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这样的选择 。无疑是明智的 。是刚直者面临两难困境的出路所在 。
伟大的屈原知道自己是可以不死的 。他完全可以选择清浊不同的沧浪之水 。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但深具忧国忧民精神的屈子大夫 。知道楚国必须警醒 。他要以自己投江赴死 。葬身鱼腹的行为 。以警醒楚国 。警醒后人 。
这就是屈江投江的意义 。而国人世世代代对屈原的怀念 。怀念的绝不只是他以绝望之心 。决绝而慷慨地赴死 。而是以自己生命的代价 。警钟一般 。时时刻刻提醒和惕励着后人的精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