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让我们逐字逐句地把这篇关于爱情的经典诗作赏析一遍 。
无比厚重的艺术震撼力
《致橡树》一诗 。采取“木棉树”的独白口吻与“橡树”对话 。在当时的诗歌创作上 。这种手法是具有开拓性的 。橡树是一种木质紧实而高大的用材树 。而木棉树又叫英雄树 。形象亦高大挺拔 。是花树中最高大的一种 。我们不得不承认诗人在选取诗歌创作材料时的精心设计:橡树是那样适合代表男性的阳刚之美 。而木棉则又是那样贴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强自立以及与男性的平等要求 。
诗人通过拟物化的艺术手法 。用木棉树的内心独白 。热情而坦城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这首诗一诞生 。橡树和木棉 。就成为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这组形象的树立 。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花叶依风的旧的情爱描写模式 。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偏重于给予的互爱原则 。完美地体现出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 。建立在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的前提下 。这种爱情观极有思想含量和艺术震撼力 。显得无比的厚重 。
诗篇一开始就用了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性比喻 。表达出了自己的爱情观:“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源泉 。/终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她既不想高攀对方 。借对方的显赫来炫耀虚荣;也不一厢情愿地淹没在对方的冷漠浓荫下 。独唱那单恋的歌曲 。
作为女性 。她默认应该具有脉脉含情的体贴和温柔 。但又认为不能停留在这种情意绵绵的状态 。她承认铺垫和衬托能使对方的形象更加出众和威武 。但又觉得这种作用仍然没有表达出爱情的全部力量 。为了对方 。自己应奉献出“日光”般的温暖 。应倾泻出“春雨”般的情意;这都是爱情中的至理 。但她并不满足于这些:“不 。这些都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诗人鲜明地表示她不当附属品 。只成为对方的陪衬和点缀 。而必须和对方站在同等的位置——你是人 。我必须是人 。是具有相同精神气质的人;你是树 。我必须是树 。是同样高大挺拔的树;你站着 。我也必须站着 。平等地立于天地间 。总之 。两人形象必须一致 。
但这一致既不意味着要凌逼和挤迫对方 。也不意味着两者毫无区别 。只是为了“根 。紧握在地下 。/叶 。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 理想爱情中的男女 。应该如并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 。用根的紧握 。叶的相触 。风中的互相致意传递、回报彼此的爱 。真是并肩携手息息相通的情侣 。那怕是一点微风掠过 。都能引起共同的颤栗 。他们心心相印 。没有谁能听懂他们的话语 。这木棉用一种为橡树自豪、为自己骄傲的口吻说道:“你有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我有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显然 。木棉深深懂得她和橡树各自的特点和价值;他们双方不能互相取代 。倒应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 。
在这里 。她毫不掩饰地颂赞橡树的男性美和阳刚气概 。豪壮挺拔 。锋芒毕露;也对自身女性的柔韧气质作了赞美:那丰硕的红花不正是青春美和女性美的标志?可是 。木棉的朵朵红花为何又象“沉重的叹息”?我们可以从中感触这位女诗人那种独特的声音和情绪:这声音带着痛苦的伤痕 。这情绪染着忧伤的色晕 。这声音和情绪里融化了多少那个年代社会、亲友、个人的阵痛、艰辛和挣扎!这沉重的叹息是那么真实 。以至把它掷之于地 。便会溅出泪渍和血斑!
表达根叶纠结 。“终身相依”的意义
舒婷以她的敏感、清醒和深刻喊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 。她不被世俗所羁绊 。表达了一个成熟的知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憧憬 。
她接着写道:“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真正的爱情 。当然应同甘共苦 。他们表面上“仿佛永远分离” 。实质上却根叶纠结 。“终身相依” 。只有这样的爱情 。在舒婷的眼中才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的伟岸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
推荐阅读
- 怎么样教孩子识字 怎么教孩子认字轻松又高效
- 李明博被判17年。韩国总统为什么无一善终?
- 如何理解《致橡树》这首诗?
- 自驾游开什么车最好 适合长途旅行的车
- 韩国总统是一个高危职业,不是被弹劾就是被抓被判刑,你怎么看还有人竞选总统职位?
- 现代诗歌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赏析诗歌高度凝练的语言?
- pfox是什么意思 pfox的梗
- 韩国人都是怎么看待韩国总统的?
- 《致橡树》所反映的爱情观是在怎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