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 宝宝变成“夜哭郎” 竟是脾胃不和


儿童保健 宝宝变成“夜哭郎” 竟是脾胃不和

文章插图
对于很多新手妈妈来讲,最苦恼的莫过于自己的宝贝每到夜晚就会不明原因的大哭,明明检查过了身体并没有什么异常,但宝宝却一直哭闹不停 。事实上,很多宝宝的哭闹都是由于脾胃不和引起的 。
儿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是消化系统的疾病,其造成的原因多为“脾胃不和” , 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不爱吃饭是脾胃不和的表现 。其实脾胃不和不单是不爱吃饭,还有一些比如:食后易吐、肚子胀、打嗝、夜里睡觉不安宁、哭闹或者打滚等症状 , 还有的表现为大便不调等等 。为什么孩子容易发生脾胃不和的种种表现呢?其发生的原因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密切相关 。
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乃“稚阴稚阳”之体,完全不同于成年人 。从呱呱落地开始,其脏腑十分娇嫩柔弱,对外界适应能力差,五脏六腑处于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的状态 。在这五脏六腑之中 , 脾胃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饮食水谷消化吸收得好,孩子才能发育得好 , 生长的才壮实;所以中医又将“脾胃”称为 “后天之本” 。
脾胃不和孩子容易厌食
同时,小儿的病理特点表现为发病容易,易于传变,如果家长缺乏育儿知识,片面强调多吃、补养,或添加辅食时不讲究科学喂养;或过分溺爱养成吃零食、偏食的坏习惯;或贪凉饮冷过度;或恣食甜食及肥甘厚味 , 再有,患病后不注意脾胃的调护,加之,小儿饮食不会自调 , 不知自节,这种种原因都很容易造成脾胃不和,而出现各种病症表现 。
脾胃不和的孩子可以有不同的表现 , 最普遍的症状有厌食,夜间睡眠不安宁,肚子胀气、呕吐、打嗝、大便不调或干或不消化稀溏 。针对症状的不同,在应用中药治疗的同时可以采用日常饮食起居的调护 , 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孩子一旦出现脾胃不和的表现,家长首先找一找原因,如果是小婴儿在添加辅食的阶段应检查自己的添加做法是否恰当,如果存在问题要马上调整好,要按时、按量,从单种开始逐渐增加品种,并且要在添加一种新的辅食后维持5——6天 , 让孩子适应后再添加另一种 。您的孩子如果没有出现脾胃不和的表现,在添加辅食时同样要这样去做,但每添加一种新辅食,维持的时间可以适当的缩短,家长一定不能操之过急 。如果小儿感冒发烧时 , 应用抗生素一定要慎重,不能自行使用,要按医嘱,而且用量不能大,时间不能长 , 因为不少抗生素的副作用就是消化道的不适,如果使用中药也要注意,因清热解毒的药物一般均属凉性,不能服用过量或时间过长,否则也会伤及脾胃 , 导致脾胃不和的发生,患病及病后的饮食切记清淡 。
脾胃不和会导致“夜哭郎”
许多脾胃不和的孩子会表现出夜间睡眠不安宁,有时哭闹,有时打滚折腾,也有的磨牙,遇到这样的问题时 , 家长应该看一看孩子的被褥是不是太厚,如果太热小儿会睡不踏实;因为脾胃不和而厌食,有些家长在睡前爱给孩子喝一瓶奶 , 其实这样做法不是正确的选择 , 由于原有脾胃不和,消化机能差,加之夜间入睡后脾胃的消化功能也弱了 , 吃进的东西积滞在中焦脾胃,小儿就会“胃不和,卧不安” , 如果再有内热相合,就会出现磨牙、哭闹等 。对于这类孩子家长要注意晚饭不要离睡觉太近,睡前不要再吃东西;同时也要注意,睡前不要做太剧烈的活动或过于兴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