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一、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的刑事责任 。
是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 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与诋毁商誉行为的界限是什么?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与不正当竞争中的诋毁他人商誉行为都是对从事市场交易的经营者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侵害 , 具体表现形式相似,但二者存在本质区别:
其一 , 行为主体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从事市场交易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也可以是普通的消费者;而不正当竞争中的诋毁商誉的行为主体限于参与市场竞争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 。诋毁商誉行为的主体较为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第2款规定,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 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第3款对经营者解释为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因此,诋毁商誉行为的主体是参与市场竞争、从事相关市场交易活动的行为人 , 包括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主体相比较而言更为宽泛 , 不仅包括经营者还包括出于其他目的的非市场竞争的行为主体 。
其二,主观方面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主观方面行为人是出于故意 , 其目的是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动机多样 , 既可以是打击竞争对手实力,也可以是报复泄愤、贪图利益等 。诋毁商誉行为的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行为人一般是出于竞争的动机 。
其三,行为性质与法律后果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对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商业信誉、商品声誉造成侵害的犯罪行为,要求行为必须给他人带来重大损害或者造成严重后果,行为人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诋毁商誉行为属于经济违法行为 , 只要一经实施,即构成违法 , 行为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和行政责任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目前如果存在串通损害商业声誉这样的一种行为的话 , 将会给他人造成重大的损失,或者是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必须严格的按照我们国家刑事法律当中的规定对此进行一定的处罚,也就是对此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