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扮演的尹天仇在《喜剧之王》中戏称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讲求一种「从外向内 。再向外」的方法 。其实他真的可以算读懂了这本书 。
「从外向内」就是体验生活 。学习生活 。把自己变成客体 。忘怀自己的个体存在 。而「再向外」则是表现的过程 。即如何将对生活、剧本、剧作家 。以及自己的个人风格融为一体 。并升华成为舞台形象 。
04.
第四面墙
《演员自我修养》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 。后期的内容很多是斯氏死后才搜集整理而成 。这确是一大遗憾 。
它的第一部分原名叫《体验创作过程中的自我修养》 。主要是讲体验的重要性 。而第二部分则是探讨如何用外在形体来表达内心的活动 。内在和外在的二元关系是整个斯氏表演体系的核心 。
大多数学者认为斯氏的体系是一种现实主义体系 。斯氏自己也这样认为 。但绝不应该忽视斯氏对于内心重要性的反复强调 。在重视内心的同时 。他甚至还将自己的研究延伸到了文本的分析中 。他所说的「小演员」 。就是不重视外在和内在的体验、不去做文本分析的「业余演员」 。而在他的理想中 。即使最小的角色 。也可以成就其伟大 。演员的职能正是在此体现 。
在《喜剧之王》的开头 。周星驰曾扮演一个「死不了」的神父 。在所有人都死了之后 。他还在不断地表演自己的「内心戏」 。这其实就是对斯氏这一理论的戏谑式致敬 。
文章插图
▲《喜剧之王》的经典开头 。周星驰与莫文蔚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 。几乎是一部对表演艺术一劳永逸的总结 。我们熟知的「世界三大表演体系」其实就是斯氏一人的天下 。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我国著名戏剧、电影艺术家黄佐临先生在介绍斯氏体系的时候 。作为与斯氏相对来讨论而提出 。可是 。后人离开当时语境 。以讹传讹 。才形成了今天所谓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三体系之说 。
本质上说 。斯氏与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德国戏剧家 。1898-1956 )、梅兰芳的区别并不是体系之别 。而是他们对「第四面墙」的认识不同 。才造成了区分 。
所谓「第四面墙」 。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Denis Diderot 。1713-1784)最早提出 。指代舞台与观众之见那堵看不见的墙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 。指的是演员与观众之见的关系 。
但斯氏认为 。演员应该无视观众 。使戏剧作品本身得以不受干扰地表达;布莱希特则希望在此基础上让演员得到解放 。使演员自如地出入于戏剧情境与现实「观看」之间 。在其他问题上 。布莱希特几乎是提倡斯氏体系的 。
而在梅兰芳那里 。他认为其实并不存在这样的一面「墙」 。
就此而言 。除却斯氏体系 。布莱希特与梅兰芳也并没有使表演方式形成为前后一致的体系 。在这个意义上讲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系实则可以称为独一无二的表演体系 。
文章插图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梅兰芳 。两位艺术大师的世纪会面使得两种表演方式得到了互相交流 。
值得一提的是 。斯氏虽是最早建立表演体系的导演 。却没有对现代方法嗤之以鼻 。相反 。他认为 。只要能够达到「最高目的」 。什么样的方法都是允许的 。这对后来电影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巨大的积极作用 。
《喜剧之王》中的周星驰 。虽然以无厘头、意识流的演技著称 。却始终朝着表现人物内心挣扎这一「最高目的」进发 。因此并没有违背斯氏的宗旨 。周星星 。可谓斯氏门徒!
如今 。电影成了大众最能接受的艺术形式 。斯氏的「墙」俨然已被推倒 。电影演员们如果演得不好 。可以在镜头前不断NG然后不断重来 。演技似乎已经不是演员最重要的「修养」 。
但再细想一下就会发现 。斯氏的体系不仅没有因为电影的泛滥而消失 。反而更加重要 。它不仅使得演员得到体系化的、具体的训练 。而且使人们对演员的演技有了客观评价的依据 。进而也对观众的观影行为进行了规制和训练 。
《演员自我修养》今天已成为表演体系的准则 。流量明星们在火热之中总不免遭到冷眼 。原因不仅在于他们错误的演技 。缺乏体验和动作修养 。更在于他们无法无视由粉丝组成的「第四面墙」 。
此种情景下 。流量明星们表情凝固 。举止僵硬 。语气单调 。尽管作品很多 。但都千篇一律 。乏善可陈 。更多在乎的是自己在粉丝眼中美不美 。他/她扮演的只是作为明星的自己 。而非角色 。
推荐阅读
- 7.26周日022单关 :莱切斯特城VS曼联,谁能取胜呢?
- 金庸武侠中,你认为最让人感到大快人心的是哪一件事?
- 欧联杯:沙姆洛克vs布兰的足球比赛,你觉得这场比赛谁会赢?
- 重庆电信民用宽带一般用那个DNS比较好?
- 只知道做事,有求必应,但不会找领导聊天汇报工作,看到领导还不知道说什么,怎么办?
- 电信会偷偷给你的宽带降速吗?
- 俗语“表亲三千里,堂亲五百年”是什么意思?
-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前景如何?
- 如今最牛逼一句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