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结合自身大家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王国维何许人及其“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1877年~1927年) 。浙江海宁人 。近代中国著名学者 。杰岀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 。诗人 。文艺理论家 。哲学家和国学大师 。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和《人间词话》等 。
那么“人生三境界”就岀自于《人间词话》 。具体内容如下图示:

对于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结合自身大家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文章插图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此三句出自北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中 。本义是指一位美女情思愁困 。心有不甘 。在经过西风吹落叶的早晨 。独自上了高楼 。对爱人的情思愁绪托付于天涯的路上 。
王国维借用此三句作为人生的第一境界 。虽同此诗的原意不吻合 。但真意是涵盖人生的哲理在里面 。如同干大事、求学问 。皆如有“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的奢望 。
相对于普通大众的我们 。不仅是基于原诗对爱情的向往 。同时也折射出一种人生态度 。学习即能成长 。其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往往有秋风扫叶般的挫折 。也有徘徊的惆怅 。但是“望尽天涯路” 。又充满着希望!
对于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结合自身大家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文章插图
王国维言及的第二境界是借用出自北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里的最后两句即:“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原诗本意是真实情感的流露 。说明相思是一种折磨 。但为了心爱的人 。愿意折磨得瘦骨憔悴而老去 。
而王国维将此二句作为人生第二境时 。就强调不愿与原意同 。仅是针对做大事业和大学问的人之追求境界 。
干大事或做学问者 。非一般人能比 。然而普通人也不是没有感触 。常言道:学习使人进步 。但学习过程中 。必须要有付出的精神 。尤如“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那种臆想不劳而获是不存在的 。只有舍得一身肉 。方得学识丰 。
对于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结合自身大家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文章插图
第三境界是一个升华 。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其实王国维的总结也有它的出处 。来自于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几句是辛弃疾在官场不顺时 。借用意中人来表达心中不满的景象 。好象在千百丽人中没找意中人影 。但偏在残灯处看见了 。
王国维视这种感觉为最高境界也不无道理 。毕竟在大事和学问上 。一旦深入其里面 。有似寻而可达的答案 。也有执着和追求的渗透 。某些时候 。大事业或大学问 。表面关注不行 。要做到“众里寻他千百度” 。最后通过研究不期的结果是“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学习 。对于人生是贯穿整个过程的 。一辈子的目的是求深求精 。唯学习而学习 。掌握的是技能本领 。也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地揣度到最好的认知状态 。知识是个无底洞 。你钻研得越深 。似乎收获也越大就是普通人都能在其中有所新发现或有所新发明 。
总之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虽都与原诗句的原意不同步 。但他借用的目的是警醒人生要注重的问题 。也是提高人生境界的三步棋 。在博奕中险胜 。从而成就大事业、大学问 。造福人类!
其他观点: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 。引用了三句古人诗词 。来说明古今成大事、成大学问必须经过的三个阶段 。
对于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结合自身大家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文章插图
第一个阶段是“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这句词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这句词的意思是:昨天夜里西风惨烈 。树上的绿叶凋零 。我独自登上高楼 。望着那条消失在天边尽头的小路 。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样的:凡是能够成大事 。做大学问的人 。必然有一段与众不同的经历或环境 。就是这种与众不同的经历或者环境 。促使他下定决心去做成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情 。“昨夜西风凋碧树” 。就是这种经历或者所处的环境 。
而“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就是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的思考和探索 。正是处在这样的环境下 。或者有这样的与众不同的经历 。所以要经常深入思考 。一旦下定决心 。就尝试着去积极探索 。
对于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结合自身大家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文章插图
第二个阶段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句词出自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