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骈文?来源是什么?( 三 )


△骈文的来源:
骈文是受到了汉代辞赋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体 。自魏晋时期开始形成 。至南北朝时期成为了文章的正宗 。
(汉代辞赋 。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体裁之一 。辞 。产生于战国楚地所以称为:楚辞 。赋 。则是铺陈之意 。以\"铺采摛文\"、\"直书其事\"为特点 。辞和赋均兼有韵文和散文的性质 。是一种半诗半文的独特文体 。。)
自唐代始 。一般把骈文叫作:时文 。(主要是和古文相对而言) 。因为骈文通篇多用四字句或六字句 。所以从晚唐开始又叫作:四六或四六文 。在明代以前一直都是沿用这个名称 。直到清代才叫作:骈文(即骈体文) 。
中唐以后 。骈文的正统地位逐渐被古文所代替(主要原因是韩国、柳宗元所领导的唐代古文运动 。即文学革新运动所致) 。但是仍有诸多官府行文、科举考试等使用骈文的 。同时骈文对唐宋时期及以后的文学语言 。特别是律诗也起着较大的影响(比如:对仗等) 。
△骈文的特点:
①语句方面的特点 。即骈偶和四六 。
骈偶 。原指成双成对 。古代的两马并驾叫作:骈 。两人在一起叫作:偶 。
骈偶就是指两两相对 。古代的仪仗也是如此 。出演古代戏时会看到的 。官员出行时的仪仗 。旁后均是两两相对的 。所以说骈偶又叫作:对仗 。(简单的讲 。这个仗 。即是仪仗的仗)
骈文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 。两两对仗 。自篇首直到篇末 。虽然古代人没有明确的语法概念 。词类概念 。但是懂得分辨词语的虚实和句式的同异 。讲究的是虚字对虚字 。实字对实字 。以及句式的对称 。这个也是骈文的基本要求 。
骈文不但讲究句法结构和词性要求对仗 。而且要求对仗工整 。即把相同的事物、事类用相同的词语来相对 。如:天文对天文 。地理对地理 。动物对动物 。植物对植物 。等等 。
如: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即是典型的例子 。\"物华天宝 。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 。徐孺下陈蕃之榻 。\"(其中的解释略去)
②四六 。
骈文的骈偶是指句式相对而言的 。四六则是指对句的字数而说的 。
四六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
A:四字句和四字句相对 。为四四 。
B:六字句和六字句相对 。为四六 。
C:上四下四和上四下四相对 。为四四四四 。
D:上四下六和上四下六相对 。为四六四六 。
E:上六下四和上六下四相对 。为六四六四 。
简单的举例 。仍然拿王勃的《滕王阁序》来说 。其中的\"北海虽赊 。扶摇可接;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 。即为四四四四 。
\"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即为四六四六 。
(注:除四六句 。也有一些五字句或七字句的)
△骈文的语音方面的特点 。即平仄相对 。
唐代以后的骈文受到诗歌声律的影响 。也是比较讲究平仄相对的 。在此之前的骈文 。一般的不讲究平仄 。自唐代以后 。因为受到诗律的平仄影响 。在对仗时 。不仅要求句法结构和词语意义上相互对仗 。还要求在字音上以平时仄 。以仄对平 。平是平声 。仄是非平声 。包括上声、去声、入声(注: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不完全相同) 。这些 。仍然可以用王勃的《滕王阁序》作为代表来说明的 。如:\"星分翼轸 。地接衡庐“ 。\"时运不齐 。命运多舛 。\"等等 。
相对于律诗而言 。骈文的平仄相对 。没有律诗那么严格 。运用起来也是比较自由的(律诗的平仄是格律的一种要求 。必须遵守的)
△骈文的用典 。
古代写文章 。一般都爱使用历史典故 。先秦时期即是如此 。至汉代的文章用典则更多 。但是一般均为修辞的手段 。至骈文时则是成为了文体的特征之一 。
骈文的用典 。并不是在于援引古人或古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与否 。而在于追求文章的典雅及含蓄 。所以说 。一句极为普通的话或者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意思 。也要大量引用典故来表达 。这个也是构成骈文的一大特点 。
仍然是用王勃的《滕王阁序》来说明:“冯唐易老 。李广难对 。屈贾谊于长沙 。非无圣主 。窜梁鸿于海曲 。岂乏明时?\"
句中 。用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的故事 。来抒发其“时运不齐 。命运多舛 。\"的感慨 。实际是对王勃本人的不得志和受贬斥表示不满和伤感 。本来是牢骚很深的一些话 。由于用了这些典故 。就显得委婉一些 。总之 。骈文的用典 。多是意在言外 。作者的真实意思往往是掩饰在其文之中的 。而且 。由于骈文的用典往往是压缩、融化在一个词语之中 。所以往往使文章变得晦涩难懂 。在阅读时 。不能单看表面意思去理解 。只有弄清楚典故的出处和含意 。才能真正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