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有,学而优则仕。当代人怎样理解这句话?怎样做到?


传统文化中有,学而优则仕。当代人怎样理解这句话?怎样做到?

文章插图
“学而优则仕” 。语出孔子《论语·子张篇》:“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
学而优则仕 。是我国自古以来 。读书人成长成才、成就功名事业的必由之路 。
古时候读书为官 。是穷苦人家孩子 。实现人生理想抱负的唯一可行路径 。
现在来看 。读书求学仍是每个国人成长成才、成就人生的必由之路 。只是国家和社会为读书人提供了广阔天地 。成功之路不再局限于走仕途一条道 。
现在的青年人赶上了好时代 。只要怀揣梦想 。刻苦努力 。无论是在科学 。教育 。文化 。艺术还是实业领域 。都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
传统文化中有,学而优则仕。当代人怎样理解这句话?怎样做到?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野狐试答
题主好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篇 。“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 。”这句话虽然是子夏所说 。但完全代表了孔子的意思 。包含着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 。“学而优则仕”曾被断章取义 。曲解成孔子的“读书做官论”猛烈地批判 。如何理解这句话 。这涉及的问题不少 。容野狐细细道来 。
传统文化中有,学而优则仕。当代人怎样理解这句话?怎样做到?

文章插图
一 儒家“学”的内涵
“学”一方面包含文化典籍的学习 。另一方面包含做人道德修养方面的修习 。在《论语》首篇就有不少章句涉及到“学”的问题:子曰“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 。能竭其力;事君 。能致其身;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从中可以看到 。在学的问题上 。儒家更强调做人的道德修养 。典籍的学习常会被自觉重视 。修身的问题容易放松 。所以儒家一开始就特别强调德的问题 。以致在后世很长的历史时期 。修身问题、道德问题受到了高度重视 。
这个问题放到现在来说 。就是德与智的问题 。也就是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和文化知识两方面的问题 。我们现在真实的的情形和古人正好相反 。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学习受到普遍重视 。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和修习常流于形式 。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严重 。在这一方面 。国家已经下力气在改变 。但具体到各人的落实还是需要不少时间 。
传统文化中有,学而优则仕。当代人怎样理解这句话?怎样做到?

文章插图
二 为官与为政
孔子的理想是建立一个有序的社会 。实现大同世界 。儒家把济世和担当作为己任 。后世的读书人的最高理想也是如此 。“为官”是实现大济苍生的必选之路 。把“做官”当成个人物质享受的手段是儒家所唾弃的 。尽管后世很多的读书人会滑到升官发财的邪道上去 。但儒家的思想和精神是没有错 。
“为官”是“为政”最方便最直接的手段 。“为政”就是参与社会变革 。为推动社会发展做贡献 。一般情况下 。人们常会把“为官”与“为政”等同起来 。有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意思是孔子为什么不做官 。孔子回答说:把孝顺和友爱的心推行在家庭 。治理好自己的家 。这也算是从事了政治 。为什么非要通过做官来参与政治 。
在儒家“为政”参与政治、参与社会变革是目的 。“为官”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 。这就包含了 。“为官”如果不能“为政”那就是为害了 。“父母官”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当官不为民做主 。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些都是这一思想下的具体说法 。
传统文化中有,学而优则仕。当代人怎样理解这句话?怎样做到?

文章插图
三 修齐治平
儒家强调德治 。子曰:“为政以德 。比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君子德风 。小人德草” 。上行下效 。所以要为官、为政就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 。儒家讲“内圣为王” 。就是要通过完成自身的道德修养 。来实现王道乐土的政治理想 。“修齐治平”就是具体的操作方法 。通过修身完善自我 。然后影响和管理好一个大夫的家 。进而治理好自己的邦国 。最后实现天下王道乐土的政治理想 。
传统文化中有,学而优则仕。当代人怎样理解这句话?怎样做到?

文章插图
四 “学而优则仕”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 。就比较容易理解“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这句话了 。“忧”是充裕的意思 。指时间精力比较优裕 。“仕”狭义指做官 。广义上指“为政” 。这句话讲学习和参与政治的关系 。为政如果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要去学习 。学习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要关心政治、参与政治 。也就是说读书学习是一生的事 。关心政治、参与社会变革也是一生的责任 。典籍的学习和自我修养的不断提升有利为政 。有利从事社会事务;为政的实践有利所学知识和自身能力修养的提升 。两者可以互相促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