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会了K线图,炒股还是靠不住?( 二 )


用片面的教学 。去掩盖了既定的事实 。用成功的案例 。去掩盖了失败的可能性 。
片面的学习 。导致了那些K线拥护者 。最终不仅没赚到钱 。可能还亏了不少 。
K线的核心 。其实是量能 。也就是资金的运作 。直接决定了K线成立的可能性 。
所以 。那些只看懂图形 。看不懂资金的散户 。自然也就没法理解K线真正的价值 。
即便是主力资金 。但凡没有能够达到控盘的程度 。也同样会被K线所欺骗 。做出错误的博弈举动 。导致亏钱 。
其实 。K线不存在百分百的收益的机会 。只存在资金共振下的大概率涨与跌 。

为什么学会了K线图,炒股还是靠不住?

文章插图
K线形态 。到底有没有用?
很多股民在被K线血洗过后 。对K线本身 。产生了很大的怀疑和误解 。
K线到底有没有用 。成了一个世纪的疑问 。
首先 。答案是肯定的 。K线形态是有用的 。他是反应一只股票过去的点点滴滴的记录形式 。
但是 。过去不一定就代表未来 。它们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的 。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过去 。去推演未来 。但这种推演 。也仅仅只是推演而已 。
推演之所以有用 。是因为“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 。
这背后是因为所有的K线都是资金运作出来的 。而资金运作的痕迹 。很容易暴露资金的意图 。
这就好像 。你可以从古代的某位君王的统治能力上 。推演出未来若干年 。这个朝代的兴衰 。
但你永远无法去估计到一些问题 。比如这个君王突然间就猝死了 。比如党派之间突然就内乱了等等 。
未来本就是不确定的存在 。一切都只是概率问题 。
这就好像主力资金运作了半天 。准备启动行情了 。但是大盘突然雪崩了 。重大利空来了 。主力一样会多翻空 。转身就撤退 。
K线预演的成功率 。其实取决于资金 。体现出来其实就是成交量 。
成交量是K线的基础 。因为没有资金的K线 。具备的是偶然性 。有资金的K线才有必然性 。
没有量的K线图形 。随时有夭折的风险 。参考意义并不大 。
只有当K线和成交量能够有效结合的情况下 。K线的组合才是相对有效的 。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 。就会发现 。那些最终没有走出来的K线 。大部分都是量能不济导致的 。
这也决定了 。量价交易 。才是K线图形的基础 。
如果看不懂量 。看不懂资金 。那K线的意义就不存在 。
通过背图形形态 。来判断K线未来的走势 。无异于赌徒 。一定是要吃亏的 。
为什么学会了K线图,炒股还是靠不住?

文章插图
K线逻辑的基本要素
普及一下 。关于K线逻辑 。背后的基本要素 。
因为这些要素 。可以辅助K线的走势 。让K线本身的走势 。更能反馈资金的意图 。
从而可以通过K线来判断出大概率的走势情况和方向性 。
要素1:K线组合
如果说单一K线的准确度不高 。那么K线组合的准确度 。其实是会提高的 。
因为主力资金要做图形 。其实是很累的 。轻易放弃的概率就会减小 。
就比如底部形态 。主力是在缓慢的吸筹 。当筹码都收集好了 。它不会轻易的抛售出来 。
即便经历一些大风大浪 。也有可能会卷土重来 。
但是如果突击建仓的股票 。就很容易中途倒戈 。K线就显得非常不堪一击 。
当然 。也有一些K线组合 。最终走失败的 。
其实这也很正常 。主力在启动后 。希望的是市场有资金入场跟风 。如果始终等不来跟风盘 。也有可能会单边的倒戈 。
这就好像一些股票 。始终找不到接盘侠 。最终只能多杀多地往下打压股价 。
但有一点要明确 。能够运作K线组合的资金 。其实力一定比那些只能短期内画出一两根K线的资金 。实力要强 。
这也就决定了K线组合的成功率 。远比单一K线要高很多 。
要素2:成交量
第二个关键要素 。就是成交量了 。
成交量是决定了资金能否顺利运作一只股票的基础 。
如果严格地来讲 。就是成交金额和换手率 。对应的是资金实力和控盘程度 。
K线既然都是主力资金画的 。那么严格意义上来讲 。主力资金有绝对的掌控股价的能力 。
既然要掌控股价 。那么就要消灭所有反对意见 。成交量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东西 。
成交量代表分歧 。跟风的资金越多 。越容易产生分歧 。
而在巨大的分歧之下 。主力资金想要继续画K线 。就要想方设法用资金去掌控局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