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四大名著,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小说值得一看?


除了四大名著,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小说值得一看?

文章插图
《说岳全传》虽然是一本小说 。但是它很具体地说明了岳飞等将士英勇作战 。精忠报国的行为 。也较为生动地批判了秦桧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举措 。最吸引人的是神话般的开头 。介绍了岳飞和秦桧前世的纠葛 。
2.薛仁贵征东
记得前几年保剑锋演过薛仁贵 。故事内容差不多 。但小说更具体一点 。
除了四大名著,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小说值得一看?

文章插图
3.薛丁山征西
这跟《薛仁贵征东》是一系列的 。讲的是薛仁贵儿子的故事 。其中最精彩的就是跟樊梨花的那一段
除了四大名著,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小说值得一看?

文章插图
讲的也是老薛家的故事 。但这本是这一系列我最喜欢的 。
5.施公案/彭公案
两本书讲的都是清朝官员破案的故事 。感觉像是《三侠五义》 。但这两部更注重破案 。
6.三侠五义
不用说什么 。喜欢包拯 。展昭 。白玉堂的一定要看!
7.聊斋志异
喜欢鬼怪的一定要看!毕竟是鬼怪中的经典!
8.儿女英雄传
《步步惊心》里十三妹的出处!
9.封神演义
我比较喜欢看小说 。所以看的是演义 。这部这么出名就不用我多介绍了 。
反正古代的小说我印象最深的除了四大名著就是这几本 。喜欢的话 。给我点个赞吧 。
其他观点:
五千年中国文化瑰宝浑厚璀璨 。留给后人的文学遗产历久弥香 。浩若繁星 。中国文化令世界瞩目 。我骄傲 。
楚辞汉赋 。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 。加上诗三百 。每个都够我们享用一生 。每个深入读下去 。都让人回味无穷 。觅之愈深 。知觉愈浅 。
题主说的是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经过世代积累 。到明清是顶峰 。白话文的推广助推了它的传播 。上至达官贵胄 。下至引车卖浆者 。皆能捧读闲谈 。红楼西游水浒三国代表不同题材不同领域的经典之作 。令后人望其项背 。
实际上 。明清小说十分繁荣 。冯梦龙的三言二拍也蛮经典的 。杜十娘的形象也日久在坊间传唱 。深得民心的嘛 。
还有几本必须要提的:
《聊斋志异》 。个人觉得艺术成就不逊色西游 。但情节上是劣势 。
《金瓶梅》 。很接地气 。思想深刻 。但艺术白描过于放松放纵 。
《儒林外史》 。讽刺艺术的佳作 。无超其右者 。在揭露社会之恶方面 。稍显单薄 。
《老残游记》 。游记都应该这样写 。才教人学好向善 。
这些小说都很棒 。但很惭愧 。我还没有认真彻读一遍 。以后一定会的 。其实 。这么多小说读懂一本足矣 。要读就挑一本自己喜欢的好好读读 。
只是 。现在看中国小说的人感觉不多 。也似乎没有这种氛围 。
成功达人们学的是西方文化 。年青人喜欢泡影视动漫 。连小孩子们都被从小送到外语班里 。还能对中国文化多亲近!
五四运动后 。中国古文化基本被否定 。四大名著等文学遗产就被孤零零地抛在了一边 。有志之士都飞到国外学新东西了 。国外的月亮真的比较圆吗?
有一种文化之美叫做古汉语 。民族复兴 。文化一定会复兴 。文化是民族的软实力 。是社会发展的隐形DNA 。中华文化不会一直这么默默无闻下去 。
【除了四大名著,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小说值得一看?】其他观点:
除了四大名著,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小说值得一看?

文章插图
清代小说《绿野仙踪》(后简称《绿》)是成书于乾隆中期的一部长篇小说 。其融世情、历史、神魔等题材于一炉的多元性使之在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 。综观《绿》全书 。不难发现 。作者李百川处处在宣扬道教 。不厌其详地描述了冷于冰等人的道术 。对冷于冰等人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作者对佛教的态度却与对待道教的态度大相径庭 。全书对寺庙、和尚、尼姑等一贬再贬 。尤其是和尚 。几乎没有一个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 。这些都不能不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
首先 。从《绿》中所写到的道、佛两派的人物来看 。可以看出作者的崇道贬佛倾向十分明显 。作者对于道教人物是非常熟悉的 。他在《自序》与小说中 。不经意间透露了这样的信息 。其一 。《自序》中提到“无如洪崖作祟” 。《辞源》上称 。共有两人被称为“洪崖” 。均为道教人物 。“洪崖”这一称谓在作者《自序》中提及的《说郛》一书中亦有所记载 。作者在《自序》中用了“洪崖”这一典故 。可以推断 。他对“洪崖”的典故是了解的;其二 。李百川在小说的第一回即交代了冷于冰的家世 。冷于冰父冷松的高祖为冷谦 。冷谦其人 。在历史上确实存在 。并不是作者虚构的 。《明史》记载“儒臣冷谦”“知声律” 。“以黄冠隐吴山 。召为协律郎 。令协乐章声谱 。俾乐生习之” 。“命谦较定音律及编钟、编磬等器 。”不少研究者认为 。《绿》的写成借鉴了很多前代小说 。卿三祥列举了《绿》借鉴《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警世通言》、《南柯太守传》等前代小说的例子 。而笔者发现 。李百川在创作《绿》时 。许多情节不仅仅是模仿了这些知名小说 。明代一些笔记小说的情节也同样被李百川采样 。运用到小说中 。包括前面提到的冷谦之事:例如 。第三十九回于冰盗库银分发给灾民之事 。以及第三十六回和第四十四于冰借瓶遁去的情节 。其本事当源于谢肇淛《五杂俎》、祝允明《野记》等笔记小说中的冷谦事迹 。从这里 。我们可以看出李百川对冷谦其人也是很了解的 。李百川对洪崖、冷谦的逸事不但知晓 。而且能运用自如 。不能不说作者对道教人物是非常熟悉的;其三 。作者在书中提及火龙真人、紫阳真人、东华帝君等神仙 。以此渲染冷于冰的正统身份 。也可以佐证李百川对道教人物非常熟悉的观点 。我们可以认为 。作者对道教的推崇是以作者本人对道教人物的认识为基础的 。作者除了对自己认识的道教人物的故事加以渲染和改编外 。对书中主要人物如金不换、连城璧、温如玉等人追随冷于冰寻仙访道之事 。也是大肆渲染、推崇备至的 。他们都被写得堂堂正正 。虽然各自在性格上都有瑕疵 。但是道德高尚、嫉恶如仇的特点却非常鲜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