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辙之鲋文言文翻译 涸辙之鲋的文言文翻译


涸辙之鲋文言文翻译 涸辙之鲋的文言文翻译

文章插图
涸辙之鲋文言文翻译:庄周家里穷困 , 因此到监河侯那里去借粮 。监河侯答应说:“好的!我将要收到封地上的租税,收到后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周气得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听到路中间有呼救声 。我回头一看,原来车辙中有条鲋鱼困在那里 。我问它说:‘鲋鱼,你(在这)做什么呀?’它回答说:‘我是东海水族的臣民,你有一升半斗的水救活我吗?’我说:‘好的!我将要到南方去游说吴国和越国的国王 , 引过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回东海)好吗?’鲋鱼气得变了脸色,说:‘我离开住惯了的地方,就无法生存 。(现在)我只要能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下去 。你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还不如早一点到干鱼市场来找我!”
涸辙之鲋文言文翻译 涸辙之鲋的文言文翻译

文章插图
《涸辙之鲋》原文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 , 将贷子三百金 , 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 , 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涸辙之鲋》注释1、贷:借 。
2、邑金:领地的资金
3、波臣:海神的臣子 。
4、肆:店铺
《涸辙之鲋》赏析这则寓言的客观意义则在于揭露和讽刺 。监河侯既为“侯”,自有家财万贯 , “邑金”无数,但借斗升之米可以活人一命而不肯为,其悭吝无情可知 。他却偏要装成慷慨姿态 , 许诺“将贷子三百金”!悭吝与慷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气质 。监河侯想用慷慨大方的皮囊包裹住悭吝自私的内心,其伪善面目便更令人憎恶了 。庄子出身于没落贵族 , 对于剥削者的伪善嘴脸,看得较为分明,所以反戈一击 , 便能将其伪装揭露得异常彻底 。庄周的本心是很真诚的,自不同于监河侯 。但他为涸辙之鲋设计的活命方案,却是颇不高明的 。正如鲋鱼所说:“我失掉了水,没有安身的地方 , 我快要干死了 。眼下,我只要得到一点儿水便可以活下去 。先生却许诺这样的空话,还不如趁早到干鱼店里去找我呢!”斥责之情,力透纸背 。俗话说:“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孔子也曾说过:“君子周急不继富 。”
涸辙之鲋文言文翻译 涸辙之鲋的文言文翻译

文章插图
涸辙之鲋的意思【涸辙之鲋文言文翻译 涸辙之鲋的文言文翻译】原义是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鯽鱼,即将干渴而死的鱼,也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涸:水干枯竭;辙:车辙,车轮压的痕迹;鲋:鯽鱼 。
涸辙之鲋成语故事庄子因为过分专注于著书,不太注重生产 , 所以家里很穷,经常因为没钱买粮而忍饥挨饿 。一天,庄子家又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 。无奈之下,庄子只好硬着头皮到富有的监河候家去借粮 。监河侯是一个很小气的人 , 当他看到连宰相都不去做,镇上最清高的庄子都登门求助自己,所以非常开心 。于是,监河候爽快地答应借粮,但同时又说道:“借给先生粮食当然可以,我不借谁的粮食 , 也会借给你啊!不过得等我收了老百姓的租税之后才能借给你,到时候,我借给你三百斤 , 你觉得可以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