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为什么要杀两个秦军都尉?这两个人难道不会因“失期法皆斩”而死?( 二 )


实际上 。陈胜最早受到的尊崇正是始于大汉王朝开国之初 。汉政权是陈胜事业的余绪 。也因此成了陈胜受到尊重的始作俑者 。陈胜在有汉一代地位的崇高 。这一点也不奇怪 。毕竟他是汉高祖刘邦的老上级嘛 。司马迁据实而记 。记录了他的历史功绩 。并以历史学家的笔法将其与古代的圣贤并列 。这就与汉王朝的尊奉有所不同了 。因为汉王朝的尊奉给人的感觉 。好像因为陈胜是刘邦的老上级 。所以才受尊敬 。如果仅凭这一点 。陈胜也不会有太高的历史地位 。真正给出历史准确答案的还是司马迁 。他说:“桀纣失道而汤武作 。周失其道而《春秋》作 。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 。诸侯作难 。风起云蒸 。卒亡秦族 。天下之端 。自涉发难 。”(《太史公自序》)看看 。整个历史的走向都是陈胜开创的 。据此 。菜九以为 。司马迁将其定为世家就谈不上拔高 。甚至还可以再高一点 。而且无论怎么拔高 。也与什么所谓的进步历史观一点也拉不上关系 。司马迁书中对陈胜的评价也不止一处 。其他的评价是:“陈胜虽已死 。其所置遣侯王将相 。竟亡秦 。由涉首事也 。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 。至今血食 。”(《陈涉世家》)“陈涉起匹夫 。驱瓦合適戍 。旬月以王楚 。不满半岁 。竟灭亡 。其事至微浅 。然而缙绅先生之徒 。负孔子礼器 。往委质为臣者 。何也?以秦焚其业 。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 。”(《儒林列传》)昔贤提及司马迁称许之人时 。总喜欢说史公“三致意焉” 。而到了陈胜这里真正是三致意 。一处也不少 。这就是陈胜的崇高地位的实际体现 。受到司马迁极度推崇 。并应该享有重要历史上地位的陈胜 。后人对他的了解太少也就罢了 。问题是这些所谓了解还是错的 。这就让人受不了了 。
2. 陈胜的楚人身份与出生地
陈胜是楚人 。自古以来没有异议 。但其出身地一直存在争议 。而正是这个争议 。就使得这个楚人身份成了问题 。
《史记·陈涉世家》曰:“陈胜者 。阳城人也 。”对阳城之名 。从来没有异议 。而对阳城一地 。向有二说 。其一为韦昭说 。以为属颍川郡;其二为《汉书·地理志》说 。以为属汝南郡 。前者在今河南登封东南;后者即今河南淮阳 。也有说在今河南周口市至漯河之间的 。清代史学名家钱大昕据汉之阳城为汉宣帝时才有的事实 。明确倾向于韦昭之说 。不知是否受钱氏影响 。后世学者压倒性地都依了韦说 。将陈胜故里之阳城定位于河南登封 。以至于现在的大部分教科书、工具书都把陈胜说成是河南登封人 。不要以为作此选择者多 。就以为陈胜的老家的确是在登封 。这一次是多数选择了错误 。陈胜故里的最有解释权的人 。非司马迁莫属 。但既然我们没有办法听司马迁亲口告诉正确答案 。只好综合史书上的相关记载来确定了 。
登封与淮阳这两个地方都曾有阳城之名 。而淮阳的阳城一度是楚国之都 。在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即提到阳城 。据《辞源》 。宋玉为楚鄢人 。此鄢 。即阳城 。距春秋之陈国国都不远 。战国后期 。即宋玉生活时代 。楚为秦逼 。东迁以陈为都 。这个陈即陈胜所在之阳城 。陈胜这个“阳城人也”之阳城 。即指现在的淮阳 。也只有这个地方 。才与陈胜的楚人身份吻合 。可能在我们今天看来 。这个阳城是登封也好 。是淮阳也好 。反正都是河南省的地方 。又有什么值得辨认区别的 。确实 。在今天看来 。如此小范围的地域差别算不了什么 。如果开个车 。都要不了半天就到了 。而在当时 。这个差别可以决定一个人国籍的不同 。战国时期 。登封应该属于韩国 。淮阳才属于楚国 。如果按被更加认可的登封说法 。陈胜就是个韩人 。但大家又都公认他是个楚人 。除非人们把陈胜的楚人身份抹去 。否则这个“阳城人也”陈胜的老家之阳城 。怎么样也轮不到登封啊 。
可能有人会说啦 。难道这么多年下来 。这么多的人都会把这么简单或者说这么重要的问题搞错 。就你菜九能 。不好意思 。这个问题菜九以为 。不是以人多人少决是非的 。当年所有人都说太阳绕着地球转 。能改变地球绕着太阳转这个事实吗?司马迁写鸿门宴在新丰鸿门 。新丰这个地名当时也没有 。这是以后出地名记早年事 。也不妨以早期地名记日后事 。何况汉宣帝以淮阳为阳城 。可能正是沿用或恢复其早先名称 。所以 。每当碰到这种事 。菜九的尾巴就会翘到天上去了 。把那么多俸禄给专家教授 。跟送到狗肚子里去也没太大差别 。当然 。菜九的这类偏激之辞 。只是姑妄言之 。算是狂言吧 。各位看官当笑话看可也 。把菜九当靶子扔砖批判可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