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宝宝耳朵的七个小细节

宝宝的鼻子是脆弱的,因此父母更应该好好爱护,以下是伤害宝宝的七个小细节 。
1、提捏鼻子
夏夏长得乖巧可爱,遗憾的是鼻子有点“塌”,爷爷就经常提捏他的小鼻子 , 想让鼻子“挺”一点 。这天夏夏突然发烧 , 又哭又闹,医生发现右侧外耳道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清除脓液后用耳镜细看 ,  鼓膜也穿孔了 。夏夏得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原因竟然是爷爷经常提捏小鼻子的小动作!爷爷后悔不已,可又不明白:鼻子离耳朵那么远 , 怎么就捏出了中耳炎呢?
专家分析
大人经常捏孩子的鼻子 , 既可能损伤鼻腔的黏膜与血管 , 降低鼻腔自身的防御功能 , 增加细菌、病毒感染的机会,又容易使鼻腔中的分泌物因受到挤压,通过咽鼓管侵入鼓室而引起中耳发炎 。
防范之策
“拔苗助长”?No!妈妈们也要提醒家中长辈戒掉随意提捏孩子鼻子的习惯 。
2、躺着喂奶
小雪婚后不久就当上了妈妈 , 虽然奶水不足,但有充足的奶粉供孩子食用,孩子发育一点也不逊于母乳喂养的同龄儿 。过了不到3个月,孩子突然食量下降、精神不振甚至不时哭闹,发低烧 。儿科大夫检查:“孩子得了中耳炎 。”小雪惶惑不已,怎么突然就发炎了呢?而当得知小雪平时都是让孩子平卧在床上喂食时,大夫点点头:“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
专家分析
小宝贝肠胃发育不完善,加上进食时吞进一些空气,故在喂养过程中或喂食后不久,常常会反胃,致使食道或胃里的食物反流入咽喉、口腔或鼻腔中 。如果这时孩子处于平卧位,这些被污染的反流物就很容易通过咽鼓管侵入耳内,引起耳内黏膜发炎 。
防范之策
妈妈喂奶要有一个好体位,如斜抱位、半卧位或坐位都可以,不可图省事而将孩子平放于床上喂食 。
3、乱擤鼻涕
乔乔得了鼻炎 , 鼻涕增多,外婆经常给他擤鼻涕 。可有一天,乔乔突然指着耳朵喊痛,大夫诊断为中耳炎 。追究原因后发现,原来是外婆为乔乔擤鼻涕的方法不当惹下的祸 。
专家分析
不少妈妈们为孩子擤鼻涕的方法不正确,常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 。由于孩子的两侧鼻孔都被捏住,鼻涕的出路被堵死了,便在外力的迫使下向鼻后孔喷出,通过咽鼓管而侵入中耳,其中的细菌、病毒趁机繁衍而引起炎症 。据统计,大约有1/3的中耳炎患儿就是这样“造就”出来的 。
防范之策
积极防治鼻炎;提倡正确的擤鼻方法:用手指按住孩子一侧鼻孔 , 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再用同法擤出另一侧 。如果孩子鼻腔发堵,鼻涕不易擤出,可先用小儿专用的麻黄素滴鼻液滴鼻,待鼻腔通气后再擤 。
4、滥用奶嘴
与很多新妈妈一样,慧慧也爱用没有奶瓶的“安慰奶嘴”让孩子安静入睡 。糟糕的是一段时间后,孩子莫名其妙地得上了中耳炎,迫使她放弃了安慰奶嘴 。
专家分析
在调查了100位半岁到1岁半的小宝宝后,专家们发现连续6个月使用安慰奶嘴的宝宝,患上中耳炎的几率比不使用者高出30%以上 。原因就在于:孩子频繁的吸吮动作很容易使病菌从鼻腔后端潜入咽鼓管,进而引发中耳炎症 。
防范之策
一般半岁后,最迟再过10个月就应该让小宝贝停止使用安慰奶嘴,妈妈们可以用毛绒玩具来吸引孩子睡前的注意力,让他静静抱着入眠 。
5、游泳不当
多多虽刚满6岁,但已在爸爸的言传身教下成了游泳高手,游泳池里经常可以看到父子俩的身影 。可前不久多多感觉左耳听力下降 , 且明显疼痛,耳朵里像灌了水一样咕噜咕噜作响,喉咙也不舒服 。医生检查后写下了“急性中耳炎”的诊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