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进补 “晚补不如早补”对么?


冬至进补 “晚补不如早补”对么?

文章插图
一要有保温功能 , 即多吃能增加热能供给,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肉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 。
二要有御寒功能 , 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其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 。因此,应注意补充矿物质 。中国人一般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只要不偏食,就可以保证人体对钾、铁、钠等矿物质的需求 。
特别怕冷的人可多补充一些边根带皮的蔬菜 。专家认为,这类蔬生长在土壤里,其根部和皮壳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及营养素 。
三要有防燥功能,冬季气候干燥 , 人们常有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十分必要 。维生素B2多存于动物的肝、蛋、乳中;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 。
冬至进补有讲究
“今年冬令进补 , 明年三春打虎”,这一谚语流传已久 。又是一年冬至,工作之余的人们不要忘了给自己的身体补一补 。当然,为了提高进补质量,您有必要了解一下进补的时间、方法等常识 。
冬令进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之一 。中医云:“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 , 藏于冬,人亦应之 。”古人认为,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应讲究“养藏之道” 。也就是说,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 。冬天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补药的作用,投资少、见效快 。事实证明,冬令进补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
那么,冬令进补应选在什么时间最好呢?有三种说法:一是在立冬后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后;三是三九天 。有关专家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 。
【冬至进补 “晚补不如早补”对么?】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 。具体地说,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 , 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 , 充分说明在这一天前后进补最为适宜 。
当然,冬令进补时间的选择因人而异 。患有慢性疾病又属于阳虚体质的人需长时间进补,可从立冬开始直至立春;体质一般而不需大补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进补 。因此,民间早就有“夏补三伏、冬补三九”的说法 。至于补什么,如何补,最好还是请教医生 。
食补更重要
医学专家介绍说,进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食补、二是药补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 。
冬季气温过低,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分解,产生更多的能量 , 以适应机体的需要 。因此,应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
同时,寒冷也影响人的泌尿系统,促使排尿增加 , 较多的钠、钾、钙等无机盐随尿排出,因此要补充相应的食物 。专家建议,在多吃蔬菜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动物内脏、瘦肉类、鱼类、蛋类等食品 。有条件的还可多吃甲鱼、羊肉、桂圆、荔枝、胡桃肉等食品,这些食品味道鲜美,富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能补充因寒冷而过度消耗的热量 , 还能益气养血 , 对身体虚弱者尤为适宜 。
缺啥补啥,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考虑去医院请中医师确诊属于哪类症候,再选择相应的补药,使补得其所,补而受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