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名中医”的乱象

如今,名中医越来越吃香,退休后不愁不被返聘 。尤其城市社区和农村医疗机构以及民营医疗机构、众多药店,抢着让名中医前去坐诊 。这是一件大好事,说明基层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很旺,百姓喜欢中医药 。由于基层中医药人才匮乏,但去城市大医院看名中医又谈何容易,既不方便又要多花钱,百姓当然期盼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名中医的优质医疗服务 。医改的进一步深化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为此 , 各地都在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许多乡镇、街道创建了“中医馆”,特别需要有名中医前去坐诊助威;基层民营医疗机构和药店要想兴旺起来 , 更是离不开中医帮助 。加上现在实行西药“药品销售零差率”后,中医中药仍“有利可图,名中医越来越受基层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的青睐 。
但名中医的资源毕竟十分有限,出现了“名中医”的种种乱象 。有的中医自封为“名中医”,如某社区卫生机构一位年逾七十的老中医,在当地媒体广告被称为“名老中医” 。有的单位为宣传需要,凡被聘用的高级职称中医师和资深中医师,在门诊大厅或药店大堂的展板和宣传册上 , 往往也冠以“名中医”称号 。此外,各级名中医和基层名中医也有区别,但有的一概而论都叫“名中医” 。
【出现“名中医”的乱象】 采访人员发现,出现“名中医”的乱象,主要发生在一些民营医疗和医药机构以及基层卫生机构 。对此,当地卫生医药监管部门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不问,没有像查处执业医师资格问题那样严肃和严格 。
应当看到,“名中医”是各级政府授予的称号 。省级、地市级和县级等对名中医评选分别都有具体的必备条件,名中医的级别越高 , 条件和要求也越高 。名中医都医德高,医术精,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某些疑难杂症的诊治方面具有独特的经验和技术,学术上有较高造诣,在业内及群众中有较高声誉,是经层层筛选和专家评审最后经各级政府批准命名的 。因而,名中医的称号不能自封,不允许假冒,也不应随意拔高 。哪一级的名中医就是哪一级,“基层名中医”不能把“基层”两字去掉 。值得一提的是 ,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和“名中医”不可混为一谈 。
为了维护“名中医”的崇高荣誉,维持中医药服务的良好环境和正常秩序 , 保护患者的切身权益 , 对名中医也要“打假” 。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切实纠正滥用“名中医”称号的现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