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温习“易水学派”学说( 二 )


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已提到:”外有风寒暑湿,天之四令,无形者也;内有饥饱劳役,亦人之四令,有形者也 。”以及有“伤寒热食物”之治法、“五脏补泻法”等等 。
至李东垣,明确提出分辨外感、内伤的重要性 。《内外伤辨惑论》开篇即说:“甚哉!阴阳之证,不可不详也 。”在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和《脾胃论》中,从理论到诊断、治法、方药及案例方面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内伤学说 。
之后,罗天益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内伤学说的证治内容,王好古把内伤学说引入伤寒六经证治的研究中 。而赵献可、张景岳等医家把内伤学说引入研究肾命水火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内伤学说 。
易水学派在脾胃学说、肾命学说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脾胃学说、肾命学说并不是易水学派的主体学说 。
明确针对正气治疗
明确针对正气治疗是易水学派在临床治疗学上的一大贡献 。尽管早在《内经》时代,即有“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之说 。但仲景之下 , 中医临床治疗较为普遍的治法是针对邪气 ,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推张子和 。
“夫病之一物,非人体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 。”“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 , 速去之可也,揽而留之可乎?虽愚夫愚妇,皆知其不可也 。”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这类论述 , 表面上看似乎仅是一家之言,但实际上反映出中医治疗学中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 。
应该说,易水学派内伤学说的创立,明确了针对正气(脏腑)的治疗 。即治疗外感病 , 主要针对邪气,祛除邪气;治疗内伤病 , 主要针对正气,恢复脏腑功能 。
确立升降浮沉补泻用药法
升降浮沉补泻用药法是对脏腑辨证用药法的进一步发展 。脏腑辨证用药法 , 在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中已具规模 ,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该书中的泻白散、导赤散、泻黄散、泻青丸、六味地黄丸等针对脏腑补泻的方药 , 成为后世医家临床上常用的良方,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也多引用钱乙之方 。
需要重视的是,易水学派在上述用方的基础上引入了升降概念 。对内伤病的治疗,由单纯的补泻脏腑,发展到恢复脏腑功能,这就是李东垣在《内经》“藏气法时”理论指导下创立的升降浮沉补泻用药法 。以方例举 , 典型的就是从四君子汤发展到补中益气汤 。
今日临床,我们仍然多守钱乙脏腑辨证用药法 , 对易水学派升降浮沉补泻用药法,远远没有做到应有的重视 。
创立药物归经与引经报使理论
创立药物归经与引经报使理论是对中药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金元之前 , 中药学理论主要是“四气五味”理论 。自易水学派始,才有药物归经与引经报使理论,后世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应该说,易水学派对辨证、方药的临床研究 , 其精细程度,是其他学派无法比肩的 。处方中对每味药的选择,以及对每味药物剂量的多寡,是极其讲究的 。
笔者学医之初,曾见一赤脚医生辨证极为精详 , 单一腿痛都要详细问到是内侧痛还是外侧痛 , 是靠前痛还是靠后痛;处方也极为讲究 , 用药不多 , 剂量不大 , 且方中每一味药都不可挪移 。后来明白,这种辨证处方风格学自于“易水学派” 。对当今中医学子提高临床辨证能力颇具指导意义 。
【梳理温习“易水学派”学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