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斗的历史成语故事 才高八斗什么意思


才高八斗的历史成语故事 才高八斗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才高八斗的历史成语故事 才高八斗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1、成语故事
曹植,字子建,曾受封为陈王 , 他从小就很聪明,才思敏捷 , 文词富丽,曹操很喜欢他 。曹植的创作 , 包括赋颂诗铭和论文,留下的虽然不多,但是旧时作家对他都有很高评价 。
南朝时期 , 宋国有一个人名叫谢灵运,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出身于东晋大士族 , 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 。他身为公侯 , 却并无实权 , 被派往永嘉任太守 。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 。后来 , 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 。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 。可是,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重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谢灵运的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争相抄录 , 流传很广 。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
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 。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 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既称赞了曹植的文才之高,也蔑视了天下人的才华 。但这份不将天下人放在眼里的自信与轻狂,又何尝不是他内心孤独的隐喻呢 。后来 , 人们便称曹植是“八斗之才” , 同时也将学问高、文才好的人形容为“才高八斗” 。
2、含义
【才高八斗的历史成语故事 才高八斗什么意思】“才高八斗”的原义是形容曹子建文才出众,天下文才总共一石,他自己占了八斗;后比喻才学极高;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宾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