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体摄影技术在观看立体电影时,观众需要戴上特制的眼镜,该眼镜就是一对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 。如果不配戴眼镜,看到的银幕图像就会模糊不清,这是为什么呢?
人眼对于周围的物体之所以会产生立体的感觉,是由于“双目效应” 。人的两只眼睛同时观察物体,不但能扩大视野,而且能够判断物体的远近,产生立体感 。这是由于人的两只眼睛同时观察一个物体时 , 物体发出的光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分别形成两个像,这两个像并不完全相同,左眼看到物体的左侧面较多,右眼看到物体的右侧面较多,这两个像产生的视觉信息通过视神经分别传递到脑的视觉中心(“视丘”),使我们能够区分物体的前后、远近,产生立体图像的感觉 。
拍摄立体电影时,使镜头如人的眼睛一样,从两个不同方向同步拍摄景物的像 , 制成电影胶片 。放映时 , 通过两台放映机同步放映两组胶片,使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重叠在银幕上 。如果眼睛直接观看,则看到的画面会出现“重影” 。实际上,每架放映机前需要安装一块偏振片 , 两架放映机投射出的光通过偏振片后形成偏振光 。左右两架放映机前的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互相垂直,因而产生的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 。并且,两束偏振光投射到银幕上再反射到观众的方向,偏振方向不变 。观看立体电影时,观众利用偏振光眼镜观看 , 其左眼只能看到银幕上的“左视”画面;右眼只能看到银幕上的“右视”画面 。这个过程和眼睛直接观看物体的效果一样 , 因此,银幕上的画面就产生了立体感 。
实际拍摄立体电影时只需要一台摄影机,使它通过两个窗口(相当于人的双眼)交替拍摄 , 两套图像交替印在同一条电影胶片上 。同样,放映时也只需要一台放映机 , 将两套图像交替地映在银幕上 。
2. 立体摄影基础是什么方程向量积又称为叉积,是两个向量的运算 , 其结果是一个向量 。向量积的坐标运算公式如下:
设向量 $\mathbf{a}=(a_1,a_2,a_3)$ , 向量 $\mathbf{b}=(b_1,b_2,b_3)$,则它们的向量积为:
$$\mathbf{a}\times\mathbf{b}=\begin{vmatrix}\mathbf{i}&\mathbf{j}&\mathbf{k}\\a_1&a_2&a_3\\b_1&b_2&b_3\end{vmatrix}=(a_2b_3-a_3b_2)\mathbf{i}+(a_3b_1-a_1b_3)\mathbf{j}+(a_1b_2-a_2b_1)\mathbf{k}$$
其中 $\mathbf{i}$,$\mathbf{j}$,$\mathbf{k}$ 分别为 $x$ , $y$,$z$ 轴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
向量积的坐标运算公式可以通过行列式的定义推导得出,具体过程如下:
$$\mathbf{a}\times\mathbf{b}=\begin{vmatrix}a_1&a_2&a_3\\b_1&b_2&b_3\\\mathbf{i}&\mathbf{j}&\mathbf{k}\end{vmatrix}=\begin{vmatrix}a_2&a_3\\b_2&b_3\end{vmatrix}\mathbf{i}-\begin{vmatrix}a_1&a_3\\b_1&b_3\end{vmatrix}\mathbf{j}+\begin{vmatrix}a_1&a_2\\b_1&b_2\end{vmatrix}\mathbf{k}$$
对于一个 $2\times2$ 的行列式 $\begin{vmatrix}m_{11}&m_{12}\\m_{21}&m_{22}\end{vmatrix}=m_{11}m_{22}-m_{12}m_{21}$,可以得出上述公式 。
需要注意的是 , 向量积的结果是一个向量,并且其方向垂直于原来的两个向量,大小等于这两个向量张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3. 立体摄影技术有哪些1、输出的光源不同
立体投影是通过光的偏振原理来实现的,而全息投影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 。两者输出光源本质上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偏振光,一个是普通光源 。
2,所用设备数量不同
立体投影只需要两台投影机,而全息投影对投影机数量并没有限制,一台或者多台都能达到全息投影的效果 。
3,呈现效果不一样
立体投影的成像效果需要通过特殊的偏光眼镜才能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像 , 在视觉神经系统中产生立体感觉 。全息投影则不需要任何特殊辅助设备,因为全息投影技术可以产生立体空中幻象 , 还可以使幻象与表演者产生互动 。比如这几年春晚有部分节目就用的全息投影效果,而我们平时常去的影院用的就是立体投影 。
4. 立体摄影技术是什么1、全息照片和普通的科普照片是不一样的 , 在适当的光照下,全息照片上显示出来的景象是立体的,可看到景物的各个侧面 。
2、全息照相和常规照相之不同还在于,常规照相只是记录了被摄物体表面光线强弱的变化,即只记录了光的振幅;而全息照相则记录了光波的全部信息,除振幅外,还记录了光波的相位.这样就把空间物体光波场的全部信息都贮存记录了下来.然后利用全息照片对特定波长单色照明光的衍射,把原空间景象显现出来.它可将一个“冻结”了的景物重新“复活”后显现在人们眼前 。
3、普通照相只能存贮被摄物体光强度的空间分布,不能满足人们希望在特定环境下能够感知真实3D场景的要求;而全息照相是通过记录照射物体的物光波与相应的参考光波的干涉条纹,从而记录下包括物体振幅(光强)和相位在内的全部光场信息,故称“全息” 。
5. 立体摄影技术的特点3D动态摄影就是立体拍照技术,起源于十九世纪的三十年代 , 美国的Wheatstone着手研究人的视觉,于1838年发明了立体镜 。
在1839年银盐版拍照法的出现带动了立体拍照的发展 。立体照片的拍摄和传统拍照没有大的差异的,只不过对于一张立体的照片而言 , 必须拍一组两张具有视差效果的照片,这一技术可以用特殊的双镜头立体相机或两部相机同时快门完成 。负片制作后用立体看片器看这一组图片就是3D形式的了 。
6. 立体摄影是什么意思涉及三维摄/成像技术 。人看物体之所以是三维的,是因为人有两个眼睛,并且两眼有一定的间距,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产生两幅有细微差别的图象,经人脑处理后合成为一幅三维图象 。摄像机具有两个间距约为人眼间距的镜头,在拍摄时分别记录下由于间距产生的两幅有细微差别的图象,模拟人眼 。经过计算机合成后也就成为三维图象 。三维成像技术尚未成熟,只有一些概念显示器,比如圆球形的显示器 。现在三维电影院都是利用的是三维眼镜 , 原理就是利用光的不同偏振角度,让两个镜片透过不同的光,将两幅有细微差别的图象分别投射到人眼中,给人以三维感 , 其实就是在欺骗你的眼睛和大脑 。
我本科毕业时所做的毕业论文就是这个课题,三维成像技术 。可惜只停留在理论阶段 。
【立体摄影技术 立体摄影师形象】普通的立体摄像机跟嫦娥卫星上的应该是不同的 。卫星上具体是什么样的摄像机我不清楚 , 但卫星距地距离太远 , 视角差太小,采用普通立体摄像机产生的两幅图象几乎无法分别差别 。大部分卫星所采用的立体摄像机原理是这样,卫星在轨道上某一位置时对地表某处照相,然后过段时间运动到轨道的另一个位置时,再对该处照相,两个位置是可以精确确定的 , 也就能从这两幅图象中提取出所有三维参数来 。
推荐阅读
- 格栅摄影 格调摄影棚
- 舞蹈摄影技巧感悟 摄影基础舞蹈穿搭
- 虹口婚纱摄影店推荐地方 虹口婚纱摄影店推荐
- 如何清除代理服务器? 代理服务器怎么清除
- 婚庆摄影师形象设计 婚庆摄影师形象
- 魔方工作室人员 魔方摄影工作室
- 婚纱相册里的文字 婚纱摄影图片转文字
- 摄影师的名片 免费摄影师名片
- 安卓应用多开助手破解版,游戏盒子:微信头像多开占用内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