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30年遗体不腐 香河不腐老人现状如何

1992年11月24日 , 88岁的河北香河县淑阳镇胡庄子村周凤臣老人离世,遗体被偶然保存下来 。经历30年之后,老人的遗体仍然完好,不腐原因成为不解之谜,有媒体将其称为“香河老人” 。
2022年11月19日,“香河老人”周凤臣的长孙杨学强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采访时介绍,到11月24日是奶奶去世30周年 , 他的父亲和弟弟仍在老宅守护和照料老人的遗体 。“希望有一天医学足够发达,能够真正解开老人遗体不腐的谜团 。”
“香河老人”和子孙仍在故居 每年接待三四千参观者
“香河老人”本名周凤臣,女,1905年11月2日出生于河北省香河县淑阳镇东北街,1992年11月24日在北京德外北沙滩农机院家中停止呼吸 。
家属回忆,1992年11月6日开始,周凤臣老人在停止呼吸前的半个多月时间里,为自己身体不腐做了充分的生理和心理准备,从禁食、呕吐、排泄、咳痰,到净口、净身,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
1992年11月24日,“香河老人”停止呼吸和心跳以后,身体在没有进行任何防腐处理的情况下 , 先后出现了“体温不降、不僵不硬、体表充气、血红色液体渗出、油性物渗出”等特殊现象,在自然环境中演化成为举世罕见的“民间肉身” 。
因为各种机缘巧合,老人的遗体并未火化 。几个月后 , “香河老人”历经半年多的辗转周折,终于回到香河县胡庄子村的故居内,安卧于老屋炕上 。
“老人的情况很稳定,相比以前的肤色更深一些,身体很干燥 , 皮肤有光泽 。”周凤臣老人长孙杨学强说,目前他的父亲和弟弟在老宅的院子内居住,进行日常照料,接待前往探访的宾客 。
出于防尘需要,老人的身体被一个玻璃罩罩?。扛粢欢问奔?,家人会进行简单的擦拭 。每隔一年,为老人更换一次服装 。
“全国各地都有慕名而来的参观者,疫情之前每年大约有三四千人次,都是免费参观 。”杨学强介绍,无论春夏秋冬,老人身体都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 , 没有出现腐败现象,“老人的额头部位会有一些油脂类的渗出物,夏天天热的时候会多一些 , 冬天天冷的时候就少一些,我们每年擦两三次 。”

老人去世30年遗体不腐 香河不腐老人现状如何

文章插图
杨学强透露,老人故居是上世纪60年代建造的房子,室温与周围环境温度接近,并未采取更多措施 。不过,出于北方冬季取暖需要 , 冬天的时候,家人会烧炕取暖 , 夏天偶尔会开启空调 。
遗体常温保存30年不腐 是科学界的未解之谜
随着香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周围的房子已经拆迁,附近村民也均已搬进楼房 。周凤臣老人所在的院子 , 仍保持原始状态 。

老人去世30年遗体不腐 香河不腐老人现状如何

文章插图
“我们和开发商及有关部门商议过 , 认为情况特殊,不适合搬进楼房,所以老人的故居保存到了现在 。”杨学强介绍,附近小区的高楼在冬天中午时分会对老人故居的阳光有一定的遮挡,导致院内的见光量比以前要少一些 , 环境温度比较低 。
“香河老人”遗体不腐现象,曾被国内多家媒体进行报道,也引来科学界和医学界等相关人士进行研究,并未得到一致结论 。
“我们家人没有对老人身体进行任何防腐处理,老人身体演化成这样,我认为是一种奇特的生命现象,反映了人体的潜能 。”杨学强说,“我们希望相关的研究能够解开生命的谜团 。”
杨学强最后告诉采访人员:“为了进一步做好老人的保护研究工作,专门编写了交流资料《香河老人三十年》 , 期望能够为深入挖掘‘香河老人’生命现象的科学价值和文化内涵提供条件 。”
香河周凤臣老人保护研究学会会长程霆长期参与对老人遗体不腐现象的研究 , 他认为,周凤臣老人遗体不腐现象是科学界的未解之谜 。
“‘香河老人’本身是一个偶然事件,对现代科学提出了挑战 。”程霆说,老人遗体保存30年不腐,“说明我们对生命的认识还是非常有限的 。”
【老人去世30年遗体不腐 香河不腐老人现状如何】 程霆认为 , 国外也有木乃伊等现象,都是能被科学解释的,而“香河老人”的现象 , 则仍需要更多研究和探索 。“香河老人的现象,她用自己的存在告诉我们 , 现代科学不是人类的终点 , 还有更多的未解之谜等待揭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