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漆的功效与作用


蜀漆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出处】
出自1.《吴普本草》:蜀漆如漆叶,蓝青相似,五月采 。
2.《别录》:蜀漆,生江林山川谷及蜀汉中 , 常山苗也 。五月采叶,阴干 。
3.《唐本草》:蜀漆,日微萎,则把束暴使燥,色青白湛用,若阴干,便黑烂郁坏矣 。
4.《本草衍义》:蜀漆,常山苗也,治疟多吐人,其他亦未见所长 。
【拼音名】Shǔ Qī
【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Antifebrile Dichroa
【别名】鸡尿草、鸭尿草、七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嫩枝叶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hroa febrifuga Lour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 , 晒干 。
【原形态】常山灌木 , 高1-2m 。小枝绿色,常带紫色,无毛,或稀被微柔毛 。叶对生;叶柄长1.5-2cm;叶形变化大,通常椭圆形、长圆形、倒卵状椭圆形,稀为披针形,长5-10cm,宽3-6cm , 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密的锯齿或细锯齿;中脉上面凹陷 , 侧脉弯拱向上 。伞房花序圆锥形;顶生 , 有梗;花蓝色或青紫色;花萼倒圆锥状,萼齿4-7;花瓣4-7 , 近肉质 , 花时反卷;雄蕊10-20 , 半数与花瓣对生,花丝扁平;子房下位,花柱5(4-6) , 初时基部合生 。浆果蓝色,有多数种子 。花期6-7月 , 果期8-10月 。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200m的林缘、沟边、湿润的山地 。
资源分布: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广西等地 。
【栽培】
1.气候土壤:喜阴凉湿润的气候 , 忌高温 。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腐殖质多的砂质壤土为宜 。
2.整地:深耕30cm左右,作成高10-14cm、宽1-1.4m的高畦 , 如用种子繁殖,每亩可施以饼肥150-250斤及等量草木灰作基肥 。
3.种植:可用扦插、种子、压条、分株等方法繁殖,主要是用扦插繁殖,其次是种子繁殖 。
3.1.扦插繁殖法:扦插时期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间,剪取15cm长带有三介健全芽的插条 。按行距30cm开沟,深15cm,沟的一面稍倾斜平整,将插条以3-5cm的距离排好,覆士压紧 。如开穴扦插,则每穴插入3根插条,行、株距30cm见方 , 插后覆土压紧 。
3.2.种子繁殖法:3月中、下旬播种 。播前将种子拌和细土或细沙 , 均匀地撤播于苗床,稍加镇压后覆盖稻草一薄层 , 以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 。幼苗生长培育至第二年秋季,按行株距30×30cm移栽 。
4.田间管理:育苗期经常浇水 , 保持土壤湿润 。清除杂草,搭棚遮荫 。苗高3-4cm时 , 追施稀薄粪水肥1次 。过密时要间苗 。定植后每年须中耕除草4次,并结合培土和追肥 。追肥每亩用硫酸按15斤 , 饼肥60斤,混合施用,或施人粪尿、过磷酸钙 。在冬季则施厩肥或饼肥 。
5.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为叶斑病,在发病前喷射波尔多液预防 。虫害有象鼻虫、花面天蛾幼虫、金花虫、猿叶虫,发现后进行人工捕杀;并可喷射六六六粉或砒剂毒杀 。
【性状】
1.性状鉴别嫩枝圆柱,细弱,有纵皱纹 。叶皱缩破碎,褐绿色或黄褐色 , 完整者展平后,叶片呈椭圆形、广披针形或长方状倒卵形 , 长5-17cm,宽1-6cm,先端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楔形,两面疏被短或光滑无毛,叶柄长1-2cm 。多嗅有特殊闷气,味微苦 。
2.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 上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边形,垂周壁波状,下表皮细胞表面观不规则形 , 垂周壁波浪形,有气孔 。气孔不定式 。非腺毛单细胞 。
【性味】味苦;辛;性温;有毒
【归经】阴经
【功能主治】除痰;截疟 。主症瘕积聚,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研未 。
【注意】
1.凡正气虚弱,久病体弱者慎服 。
2.《本草经集注》:括楼为之使 。恶贯众 。
3.《药性论》:不可多进,令人吐逆 。畏豪吾 。
4.《四声本草》:桔梗为之使 。
5.《得配本草》:胃虚 , 老幼虚弱,二者忌用 。忌葱者 。
【附方】①治疟多寒者 , 名曰牝疟:蜀漆(洗去腥)、云母(烧二日夜)、龙骨等分 。杆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巴 。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巴 。(《金医要略》蜀漆散)②治小儿暴惊 , 卒死中恶:蜀漆(炒)二钱,左顾牡蛎一钱二分 。浆水煎服,当吐痰而愈 。(《纲目》千金汤)
【各家论述】
1.《本经》:主疟及咳逆寒热 , 腹中涵坚痞结,积聚邪气。
2.《别录》:疗胸中邪结气 , 吐出之 。
3.《药性论》:主治瘴疟多时不痊,去寒热疟 。治温疟寒热 。
4.张元素:破血,导胆邪 。
【摘录】《中华本草》 
【蜀漆的功效与作用】

    推荐阅读